天气炎热,空调成为夏天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器,每天对着空调吹的人也不在少数,不过很多人却因此惹来一堆毛病,就是因为不知道空调这些秘密!
小心!空调用错了一身病
1、咽喉炎
空气的不流通,导致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和生长,容易引发咽喉炎。
2、感冒
在空调房里的冷空气环境下,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抵抗力减弱,体温难以调节,容易导致感冒。
3、风湿病
室外温度近40℃,进入室内约20℃的小环境,“温度速降”,人体难以适应,可能引发风湿病。
4、血糖升高
长时间吹空调,很多糖尿病患者发现血糖升高。寒冷刺激会使体内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而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一方面造成血糖升高,另一方面产热不足耐寒能力变弱。
5、血压升高
高血压病人进入空调房实际上是一种“冷加压”的症状。在一分钟内,血压可能升高约20~30毫米汞柱。
6、干眼症
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冷空气会导致泪液蒸发过快,泪液减少。
7、伤肺
空调的凉气可以通过人体的皮肤和汗毛侵入肺部。加之空调中容易滋生细菌,很容易导致细菌随空气分散到室内,吸入到肺中,引发肺炎等疾病。
8、哮喘易反复
夏天开空调,冷空气会更容易诱发哮喘发作。其次空调中会积聚一些灰尘、粉尘,随着空调吹到室内空气中可能会促发哮喘。
空调不为人知的10个秘密
1、空调26℃最合适,舒服且不易生病
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高温天气一般在35℃左右,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最合适的,不容易生病。同时温度不宜过低,这样对节能也有好处。
2、风向朝上更制冷
制冷时,最好把空调风向朝上,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制热时,则让空调风向朝下,充分利用冷热空气自身的物理特性,实现自然交流。
开启空调时,可以使用高风速档位加快房间空气与空调之间的热量交换过程,使室内温度迅速接近设定温度。当觉得舒适后,可以将风速设为低档,既可以迅速制冷,还能减小噪音,让房间更加安静。
3、出风口放盆水
空调会将室内水分抽走,导致空气变干燥,这时眼睛很容易变得干涩、酸胀。有一个小技巧,将盆水放在空调出风口,可以有效缓解干眼症状。
4、时开时关最耗电
空调时开时关最容易耗电!尤其是在启动的时候,而且这样还很容易损耗压缩机。
正确的做法是:开机时将空调设置到高冷状态,以最快速度降温,达到舒适的温度后,调至中、低风速,既可以减少能耗,又可以保证舒适度。
5、开3小时要开窗
很多人不知道,连续使用空调3小时后不开窗换气,室内空气会变得不新鲜,如果6小时内不换气,空气可能会严重污染,对健康有害。
如果感觉呼吸有困难、感冒频发、嗜睡、反应迟钝等现象,都与长时间在封闭空间内、氧气供应不足有关。
6、闷热天气开除湿
遇到闷热难受的天气,可以选择使用【除湿】功能,降低室内湿度,这样不仅无需调节空调温度,也能感受到凉爽舒适。
7、先开空调后关窗
应该先开空调后关窗,等空调内部的污染物释放完毕后再关闭门窗。
8、空调最好安装在1.7米处
如果空调安装位置太高,冷空气在热交换后还未沉降到房间下部,就会被空调重新吸回去。如果空调安装位置太低,人会被吹得腰酸背痛。
当空调安装在头部略高的位置时,人体会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因此,综合考虑,将空调安装在1.7米左右的位置最为合适。
9、睡觉时侧着身体
夏天睡在空调房的人可能会发现早上嗓子不舒服。正常情况下,人们呼吸时都是通过鼻腔进行,而夜间睡觉时口部呼吸,容易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导致口干咽燥。
因此,晚上睡觉时可以侧着身体,避免张口呼吸,减少上呼吸道中的液体散发。
10、进屋后别着急开空调
许多人一进屋就急着打开空调。在大热天,体外的血管是扩张的,进屋后立即开启空调,温度骤降,舒张的血管会突然收缩,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