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要预防五病

在凉风嗖嗖的秋季,各种疾病高发,如感冒、咳嗽和咽炎等。那么在秋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养生保健呢?下面我将告诉大家几个预防方法,帮助你远离疾病,平安度过秋冬。

预防皮肤受损

深秋之后,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下降,暴露部位的水分容易丧失。与此同时,人体新陈代谢逐渐减慢,导致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使皮肤表面的水分和油分也随之减少,出现皲裂、脱屑、瘙痒和皱纹加重的情况。老年人尤其容易出现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建议在这个季节,洗澡的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尽量少使用碱性强的清洁用品,以避免损害皮肤表面的脂肪膜。在饮食方面,多摄入青菜、梨、苹果、香蕉、葡萄、银耳等水果和蔬菜,以补充干燥皮肤所需的维生素和营养。此外,还可以食用莲子、山药、扁豆、百合和沙参等中药煮粥,以益气养阴。尽量减少摄入鱼、虾、酒和辣椒等食物,以免加重症状。当皮肤瘙痒时,切忌抓挠,可以涂抹一些润肤乳液。

预防感冒

气温多变,冷空气频繁活动,使得深秋成为伤风感冒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最近北方地区出现的强降温,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大幅下降,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往往无法适应这种突然降温。

秋冬感冒大多由风寒引起,感冒后要加强防寒保暖意识,以减轻症状并预防复发。首先,要增添衣被。感冒后,身体的防寒能力减弱,及时增加衣被,以防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其次,可以泡脚。感冒后用热水泡脚,可以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提高治疗效果。还要少吃生冷和肥腻的食物,多喝热粥,养护脾胃。

预防抑郁

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其中阳光不足是第一大因素。当阳光强度降低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减少,血液中的浓度也会降低。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能够唤起细胞兴奋,而它们的减少会使细胞兴奋性降低,导致人们情绪低沉,总是感到疲劳。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抑郁症状。因此,在深秋时,可以多到户外走走,尽量使屋内光线充足。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活动,可以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缓解抑郁情绪。

此外,对于易感抑郁症的人群也需要引起重视,例如工作压力大的白领、更年期女性、孕妇、产妇或老年人。建议这些人每天早上10点和下午3点放下工作,喝杯茶,休息片刻。午饭后,可以散步或逛街,放松身心。登山、郊游和坚持户外锻炼也是对抗秋季抑郁的良方。

预防中风

大量的临床统计资料表明,70%以上的中风病例发生在秋末和冬季。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病史,要坚持定期服药和做体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剧烈情绪的改变。洗菜和洗衣服时,要注意水温不要过低,否则容易刺激血管收缩。早晨起床时,也不要突然起来,要缓慢起床,避免导致直立性低血压。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室内外的温差也不要过大。如果出现突然的眩晕、头痛加剧、一时性视物不清或失明、舌根发硬或失语、突然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或活动不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预防肺疾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的燥邪容易伤害肺部。此外,气温突然下降时,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会降低,细菌和病毒会乘虚而入,导致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和哮喘发作等多种疾病。

秋季保健首先要保护好肺部。第一,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加衣物,减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复发。第二,肺喜欢湿润,不喜欢干燥,所以应该补充水分。每天的饮水量不应低于1200毫升,饮食上也要少吃辛辣刺激和酸性食物,要注意润燥护阴。此外,多食用一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制品、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芡实和百合等食物,有助于保养肺部。

每天做一次呼吸体操可以增强肺功能:端坐,全身放松,均匀呼吸,然后身体向前弯腰,再缓慢地抬起。重复这个动作3-5次算作1遍,根据个人体力的不同,可以反复做3-5遍。需要注意的是,当身体向前弯腰时,应该屏住呼吸。这种方法可以通达肺气,疏通肺脉,具有调理肺气的作用,对于外邪伤肺和肺气虚损都有好处。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