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是人体五脏之一,在人体器官和功能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任何食物要消化和吸收都要经过肝脏的过滤,因此肝脏的健康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养肝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穴位按摩是一种非常好的养肝方法。那么肝脏不好时可以按摩哪些穴位?如何进行按摩以养肝呢?
1、肝俞穴
位置:肝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肝的背俞穴是肝之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具有散发肝脏之热的功效,可补肝阴,养肝柔肝。现代医学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夜盲症、近视等。
按摩方法:采取俯卧姿势,用双手大拇指的指腹分别按压在脊柱两侧的肝俞穴,由轻到重做旋转式按摩10秒,然后放开。重复按摩约5分钟,至局部有微微酸胀感为宜。注意手法柔和。
2、大敦穴
位置:大敦穴位于脚大拇指与第二趾之间。
功效:肝经温热水液由大敦穴输送于体表。本穴具有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的功效。当出现焦躁之类的不良情绪时,按压本穴可有效缓解。
按摩方法:按压本穴7-8秒,然后慢慢吐气。每天晚上睡觉前按摩,重复10次左右。早起后也可进行数次按摩。
3、行间穴
位置:行间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
功效:本穴是肝经气血物质运行的通道,小部分水湿吸热胀散而上行,这部分气血表现出火的热症特征。如果肝火过旺,按摩本穴可以清热泻火。本穴可用于治疗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肝脏疾病、肝经风热所致的各种症状。
按摩方法:按压行间穴5秒钟,直到局部有酸胀感,然后休息5秒后再按压。重复约20次。
4、太冲穴
位置: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与行间穴相距较近。
功效:太冲是肝经的原穴,调控着肝经的总体气血。是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的源泉。例如在人生气时,肝也受到影响,此时按压太冲,通常会有压痛感。本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青光眼、月经不调、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手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同样的手法按摩另一侧。
温馨提示:根据中医的记载,动怒是很伤害肝脏的,容易引发肝火。因此,养护肝脏首先要做到保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