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必备的6个食谱 宝宝吃饭一定香


1. 栗子茯苓枣粥

原料:

栗子、大枣各10枚,茯苓15克,大米50克。

制作方法:

1. 将茯苓研细,大枣去核;

2. 将大米煮沸;

3. 下大枣、茯苓、栗子等,煮至粥熟服食。

适合人群:2-3岁宝宝。

健康提示:

1. 栗子(板栗)性温、味甘,入脾、胃、肾经,能健脾益肾、厚补胃肠;

2. 大枣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功效;

3. 茯苓性平、味甘淡,有补脾利湿、宁心安神作用;

4. 大米乃“五谷之首”,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2. 蝉麦大枣汤

食谱原料:

蝉蛻2克,浮小麦6克,钩藤3克,大枣3枚,甘草2克,白糖少许。

制作方法:

1. 把以上各原料用凉水洗净,加入适量水;

2. 放入砂锅内一同煮,去渣取汤;

3. 加入白糖,以减少药味。

适合人群:3-6岁宝宝

健康提示:蝉蛻性甘平,疏风定惊,为婴儿常用药物;钩藤、浮小麦平肝镇惊、养心安神;大枣养血益脾;甘草清心火。此5味合用,镇定安神效果好,每日1剂,数剂后即可治好小儿夜哭。


3. 香菇人乳汤

食谱原料:香菇、葱

方法:

将水发香菇洗净,挤去水,放入碗内,倒入母乳,放上葱白。取一只铝锅,倒入开水适量,放入盛有菇、乳的碗,隔水炖15分钟取出,拣去渣。

适用人群:4-6个月婴儿

健康提示:

人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初乳具有预防早期佝偻病、预防新生儿贫血,还有极强的杀菌作用;另外还含有新生儿所需要的全部物质;人乳中的生长因子多达40种左右,因此能促进婴儿免疫系统的发展,并保证其成年后能抵御有害物质的侵袭,防止消化道功能紊乱;人乳含有的能镇静助眠的天然吗啡类物质,婴儿吃奶后可以很快入睡,并在睡眠中加快生长。

4. 小麦大枣粥

食谱原料:

浮小麦50克,大枣6枚,糯米60克。

制作方法:

1. 将浮小麦、大枣、糯米分别洗净,去杂;

2. 所有原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先用旺火,再中火,后文火煮成粥。

要点:

给宝宝食用时可根据宝宝口味加糖。

适用人群:婴幼儿食用

健康提示:浮小麦即小麦未成熟的颖果,以水淘之,浮起者为佳。其主要含有多量淀粉及B族维生素等,性味甘凉,有止汗作用,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可免去患者过多损失津液。糯米味甘,性微温,能补脾胃,益脾气。大枣益气血,养心安神。


5. 龙眼粥

食谱原料:

龙眼肉10克,红枣3枚,粳米50克

制作方法:

1. 将龙眼肉、红枣、粳米洗净,同放在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粥;

2. 粥熟后用筷子夹出枣核、枣皮和龙眼肉渣,即可食用。适用人群:7-9月宝宝

健康提示:龙眼肉性甘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类成分,中医认为龙眼肉“主五脏邪气,安志,久服强魂,聪明。”为补品中之上品,与大枣、粳米同食,起安神定惊作用,减轻小儿夜啼症。


6. 百合粥

食谱原料:百合50克,莲子30克,糯米100克,红糖少许

制作方法:

1. 将百合、莲子洗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

2. 与糯米同煮成粥,粥熟后加入红糖煮沸即可。

注意:百合、莲子和糯米都要煮烂,使粥细腻软烂。

适用人群:7-9月宝宝

健康提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其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与糯米同煮成粥,睡前食用,或分早、晚两次食用,可润肺、清心安神,控制孩子夜间啼哭。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