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在什么季节好发?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有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其中甲流和乙流是引起流感流行的主要类型。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通常从11月份开始进入流行季节,一直持续到次年1月,容易大范围传播。

流感在哪个季节容易发生?

流感并不仅限于寒冷的秋冬季节,而是全年都存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流感在不同地区的流行高峰时间也有所不同。

研究显示,甲型流感(也叫甲流)的流行周期如下:

北纬33度以北的省份(如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东北三省等):每年的1至2月份出现单一的高峰期;

北纬27度以南的省份(如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等):每年的4至6月份出现单一的高峰期;

两者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每年的1至2月份和6至8月份出现“双高峰期”;

而乙型流感(也叫乙流)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单一的“冬季高发”模式。

然而在后疫情时代,国内和国际人员流动的恢复可能会干扰流感的传播季节,使其变得不太典型。

得了流感该怎么办?

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患者在发病3-5天后症状会逐渐缓解并消退。

如果出现流感症状但一般情况尚可,可以居家观察,多喝水,保持健康饮食和足够的休息。期间要注意室内通风,与家人保持一定距离,且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外出时要正确佩戴口罩。

如果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精神萎靡、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则需要前往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

如何日常预防流感?

流感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因此预防流感最重要的是防止飞沫传播,所以咳嗽礼仪尤为重要。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

保持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居住环境保持通风,避免与有流感症状的患者近距离接触,在流感流行季节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出现流感症状后,应居家观察,避免带病上班或上课。

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冬天终将过去,春天终将到来。了解流感知识,可以更科学地对待和预防流感。让我们放下恐慌,以健康和活力迎接春天吧!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