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含有肺炎支原体的飞沫,这些飞沫中的细菌如果被其他人吸入,可能导致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表现为咳嗽、发热、喉咙痛等呼吸道症状。一旦感染,病人在症状出现后约2至3周内会有传染性。
传染性是指患者在疾病潜伏期和早期症状出现时,可能传播给他人。因此,家庭和社区中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应采取措施避免传播,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风等。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方法包括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避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遵循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总体来说,肺炎支原体阳性的患者在特定条件下是具有传染性的,因此社会大众需要增强对呼吸道感染传播途径的认识,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