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即将到来,汤圆和元宵十分受欢迎。吃元宵是传统习俗,但你知道吃元宵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孕妇可以吃元宵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健康地享用元宵和汤圆。
一、吃汤圆,量不要过多
在元宵节,很多家庭都备上了大量的元宵和汤圆。元宵成了餐桌上经常出现的美食,早餐、加餐甚至夜宵都离不开元宵和汤圆。
虽然元宵和汤圆都非常美味,但从营养角度来看,它们都是高糖分和高热量的非健康食品。无论是豆沙、芝麻、枣泥、花生等甜馅,还是鲜肉、菜肉等咸馅,都含有大量的糖和油脂,但却缺乏其他营养。想要既享受美味又保持健康,该怎样吃元宵呢?
1、早餐不适合吃
营养科专家指出,元宵和汤圆虽然好吃,但不能多吃。这些食品高热量、高糖分,含有油脂,但营养素有限。因此,它们不适合作为早餐食用。早上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外皮都由糯米制成,黏性高、不易消化。所以,早餐吃元宵和汤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胃酸倒流、烧心等问题,影响一整天的工作和生活。
2、每顿食用适量
除了早餐不适合吃元宵和汤圆外,其实在什么时候吃元宵和汤圆也有很多讲究。专家建议,最好不要将元宵和汤圆作为正餐食用,而是在上午9点到午饭前或下午加餐时吃一些。但每次食用一两个就足够了。在吃元宵和汤圆的同时,不要再食用高糖食品,还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一般来说,吃三个元宵或汤圆就要减少半两主食的摄入。如果晚餐和睡觉的时间相隔较近,最好也不要吃元宵和汤圆,因为这类食品难以消化和排空,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一些消化系统较弱的人在吃了元宵和汤圆后可能出现胃酸倒流、烧心等问题。因此,吃元宵时不要吃得太饱,吃完后不要马上躺着,最好活动两小时以上再睡觉。
3、喝些汤有助于消化
其实元宵和汤圆也并非一无是处,其中一些微量元素和营养素溶解在煮元宵和汤圆时的汤里。因此,吃元宵和汤圆最好再喝点汤,这样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即民间常说的“原汤化原食”。不过,喝汤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加糖。对于咸汤圆来说,可以在汤里加一些小虾米和蔬菜,补充营养,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调味料。
无论是吃元宵还是喝汤,都要注意不要太烫,也不要大口大口地吃,否则可能会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食物灼伤很可能引起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有些人吃元宵时怕烫口就很快地将元宵吞下去,这种习惯更加危险。
二、孕妇如何健康地吃元宵呢?
煮熟的元宵外皮柔软,内馅可口香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汤圆馅里除了糖,还含有很多油。糯米不易消化,再加上高糖和高油的馅料,最好是不要多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谭桂军建议,孕妇最好在早上和中午吃元宵,当作点心食用,而不是作为主食。因为白天时间相对较短,大多数人晚饭后活动量较小,晚饭和睡眠时间间隔较短,晚餐吃元宵容易导致整晚消化不良,影响睡眠。
健康制作:水煮为宜
水煮的元宵口感滑而不腻,吃后可以喝碗元宵汤,具有“原汤化原食”的作用,有效补充营养。而煎炸的方法会增加油脂和热量的摄入,对健康不利。
健康数量:每次3~4个
每次食用元宵不宜超过3~4个,以免对肠胃造成过重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而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或者想要减肥的人群而言,更应进一步减少食用量。
健康食用:搭配其他食物
吃元宵时最好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因为元宵的原料相对单调,营养成分不够丰富。可以搭配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
以下人群不适合吃元宵:
1.消化系统不良的人:
消化系统不良的人,如患有胃溃疡、胃炎等疾病的人,不适合吃元宵。此外,经过过年期间的大吃大喝、过度饮酒,许多人都会感到肠胃不适,吃元宵时需要注意减少摄入量,以避免消化不良。
2.糖尿病患者:
糯米是碳水化合物,它的血糖指数较高。即使是所谓的“无糖”元宵,也只是不含蔗糖而已。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元宵。
3.正在减肥的人:
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营养科李丽营养师介绍:4个芝麻元宵的热量相当于1碗饭,所以正在减肥的人在选择元宵时要多加注意。汤圆的大小和有无馅儿也会影响热量。市售的盒装芝麻汤圆一个约60~70大卡。为了避免摄入过多热量,建议减肥的人最好选择无馅小汤圆,并且可以用红豆沙、酒酿等调味。
特别提醒:不要因担心浪费而多吃
正月十五去串门拜访亲友时,可能会得到很多礼品汤圆。但千万不要因为害怕浪费而过多食用。因为元宵和汤圆热量高,容易导致发胖,并可能引发高血脂、糖尿病等问题。另外,一旦元宵外皮变硬,黏性减弱,并且带有酸味,表示已经变质,不宜再食用。
三、远离烟花爆竹
医学专家提醒,在燃放烟花爆竹时,需要更加关注心肺疾病患者、孕产妇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燃放鞭炮虽然带来了欢乐和热闹,但也可能给一些特殊人群带来痛苦。
“无论是怀孕的早中期还是快要生产的孕妇,最好不要去燃放烟花爆竹。”专家表示,爆竹巨大的声响可能导致新生儿对声音产生恐惧,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为一时的快乐给下一代留下身体上的永久伤害。
据了解,胎儿对母亲周围的声音特别敏感,如果孕产妇靠近巨大的声响,尤其是爆竹发出的瞬间的轰鸣声,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