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做好三预防

立秋的到来标志着秋天的开始,夏天即将结束。虽然即将进入秋天,但我们仍需注意防暑降温的工作。立秋养生要做好"三防"工作,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立秋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立秋仍需防“秋老虎” 防暑降温要继续

进入秋天后,昼夜温差变大,但白天仍有时会很热,甚至更热,因此防暑降温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

措施: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立刻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这些食物可以帮助防暑降温、解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例如喝绿豆汤,或者吃莲子粥、薄荷粥都很有益。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既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又可以补充因排汗而丢失的钾。其次是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体消耗很大,尤其是老年人,很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多摄入寒凉性的食物,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过量食用可能伤及脾胃,因此要少吃。最后要加强饮食营养。不能为了追求清淡而过于简单。实际上,到了立秋可以适当食用肉类,例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解热,又能补益,可以放心食用。

食品、衣物防霉变

立秋时降雨增多,湿度较大,天气潮湿,食品和衣物很容易发霉。一般来说,当气温超过35℃而相对湿度超过70%时,就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可能会引发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发霉变的食物有:

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衣物、床单、被褥发霉也会导致皮肤过敏。

预防:

首先,封闭包装的熟肉打开后,应在一天内食用完,如果时间较长,在未确认变质的情况下,应充分加热后再食用。变质的牛奶绝不能饮用。霉变的大米、面包和蛋糕一定不要食用。其次,清洗过的水果更容易烂,因此应即洗即食。如果局部发生霉变,可削掉霉变部分,并向周围扩大削除一厘米,其他部分可食用。如果一半以上发霉,则应扔掉。最后,洗好的衣物最好晾在阳台上,阳光和通风可以防止发霉。冬季衣物也应每月拿出通风晒晒,防止发霉。

立秋还需防治“空调病”

在炎热的季节,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使用空调。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人们也容易得上“空调病”。特别是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呕吐、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预防:

首先,立秋后,早晚天气偏凉,不要过长时间开空调,晚上最好不要开或只开除湿模式。这样既可以降温,又可以预防“空调病”。其次,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防治“空调病”。最后,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宜使用空调,必要时避免直吹或将腹部盖好。

总之,立秋时天气仍然很热,夏天的湿气还未完全消散,因此仍需防暑降温和防霉变。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