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新生们从五湖四海聚集在一起,充满兴奋和期待,但也即将面临异地生活的考验。很多学生习惯了家中的"妈妈菜",来到陌生的城市后不可避免地会感到不适应,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一些学生会出现口干舌燥、牙齿疼痛、口腔溃疡、便秘等上火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精神疲倦、腹泻呕吐等症状。那么面对新生的"水土不服",应该如何应对呢?让我们从饮食开始。
新生为何会出现"水土不服"?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皮肤、粘膜和与外界有直接联系的部位会有各种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存在,这些微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人体与外界的平衡。正常的菌群在人体的消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抑制了危害健康的菌群的生长。
当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人体内部的环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各个器官中的正常菌群在种类、数量和毒力等方面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正常的菌群受到限制,而有害菌群则迅速繁殖,从而出现"菌群失调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水土不服"。
新生应该如何应对"水土不服"?
治疗"水土不服"的根本方法是抑制肠道中的优势菌群,促进正常菌群的生长,恢复肠道的生态平衡。通常来说,让机体在生活和饮食方面适应一个新环境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机体的菌群可以自行恢复正常,症状也会自然消失。
尽量选择熟悉的口味
新生来到学校后,饮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从习惯了家中的"妈妈菜"转变为在学生餐厅吃集体饭,这主要体现在食材的选择、口味和饮食结构上。由于口味众多,学生餐厅主要关注的是整体膳食均衡,注重主食和配菜、荤素搭配、粗细搭配等方面。然而,一些消化功能较弱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新生应尽量选择接近家乡口味且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比如面食、米粥、瘦肉、鸡蛋、青菜、豆腐等。少吃油炸和腌制食品,避免食用生冷或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不喝未经消毒的水。还应尽量按时、适量、有规律地进餐,避免过饥或过饱。
搭配食物增加免疫力
新生应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主食、蔬菜和水果的搭配。主食的选择可以包括米饭、面食、杂粮和豆类等,这些食物可以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同时,还可以搭配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鸡肉、鸭肉、鱼肉、瘦肉、虾和豆制品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机体调节免疫力,维持肠道菌群的正常功能。对于对牛奶导致腹痛、腹泻的同学来说,可以选择酸奶和豆浆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替代品。新生的膳食中最好每顿饭都有蔬菜,每天都有水果,以实现食物的互补和多样化的营养摄入。
对于不习惯北方主食的南方同学来说,可以从北方的饺子、包子、面条等口味更好、营养更高的主食开始接触北方主食,可以将米饭和面食搭配食用,实现饮食的多样化。
适当吃零食缓解精神紧张
新生刚进入陌生的环境,不仅身体适应不过来,连心理上也需要一个适应期。除了保证每天三餐的营养补给外,适量食用零食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选择高营养、低脂肪和低糖份的食物作为零食,如水果、可生食的蔬菜、奶制品和少量坚果等。尽量少食用油炸食品、糖果、甜点等,遵循不影响正餐的原则。碳酸饮料不仅会影响食欲,还可能导致能量过剩,不利于同学们的身体健康,请尽量少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