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高”危险又隐蔽的老人病有哪些?

危险又隐蔽的老年病有哪些?

在大部分人看来,上了年纪最需要防范的就是“三高”等常见慢性病。但近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指出,中国老年人正在面临痴呆症的威胁,约有9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但该病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不仅痴呆症,尿失禁、贫血、慢性疼痛等问题也都深受老年人困扰,但又常常被忽视。

1、痴呆症

《经济学人》指出,在中国,约有2/3的痴呆症是阿尔茨海默病,这个比例是1990年的三倍,到2050年,患病人数可能会再增加两倍。痴呆症的发病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但并非衰老导致的自然现象,有时甚至是致命的。通常认为,在65~85岁的老年人中,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人数就增加一倍。专家认为,中国约有90%的痴呆症患者没有被发现。

痴呆症最大的危害在于破坏认知功能,尤其是记忆力。一开始是“近事遗忘”,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很快就会忘记;随着病程进展,远期的事情也会被遗忘;最后甚至连亲人都认不出,出门后不知道如何回家,不懂得避免危险。老年痴呆不能治愈,但早期发现,正确服药可以减轻症状、延缓病程。最新研究发现,84%的轻度痴呆患者可以通过大脑“健身”计划得以缓解,包括冥想练习、认知行为疗法、地中海饮食(其中包括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适度锻炼、合理减压和良好的睡眠习惯。

2、尿失禁

尿失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正常社交,导致焦虑、抑郁等问题;经常尿湿身上还有可能导致皮肤发炎或褥疮等问题。据统计,60岁以上男性尿失禁的发生率约为18.9%,女性约为37.7%。然而,由于老人的面子问题,对此感到难以启齿,导致就医率极低,治疗常常被耽误。

专家强调,尿失禁并非难以启齿的事情,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旦出现疾病症状,平时可以穿戴成人纸尿裤;少量多次地喝水,有尿意时要及时上厕所;临睡前最好少喝水;有意识地进行提肛运动,锻炼膀胱肌群。如果不小心尿湿衣裤或床上用品,一定要及时更换。

3、慢性疼痛

研究显示,老年患者的慢性疼痛发生率为25%~50%,其中45%~80%的明显疼痛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护理。疼痛给老年人带来难以忍受的折磨,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如果慢性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可能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植物神经紊乱等问题。然而,很多老人因为不了解慢性疼痛的后期影响,通常只靠随便吃点止痛药来解决。

老年人最常见的疼痛有以下几种情况:颈肩腰腿痛,65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为60%~70%;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当疼痛持续1个月时,应该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去医生那里看病的时候,需要告诉医生疼痛持续的时间、痛感的类型(如刺痛、割痛、撕裂痛、灼烧痛、麻木胀痛等),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有没有头晕、恶心或其他不适症状。

4、贫血

第三次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男性贫血的发生率为11%,女性为10%。我国的统计数据显示,老年性贫血的发生率已经达到17%。贫血导致老年人的体能、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下降,住院率和死亡率增加。然而,由于轻度贫血的症状并不明显,经常会被老人所忽视。

贫血并不是独立的疾病,老年人尤其常见的是继发性贫血,其中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肿瘤、肾病、慢性感染可能成为主要的病因。有数据显示,75%的宫颈癌、55%的肺癌、44%的结肠癌都伴有贫血症状。当出现乏力、心慌、心跳加快等表现时,可以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看是否有贫血问题。如果确诊为贫血,需要先排除其他疾病;对于单纯的营养性贫血,通过规范的补铁治疗,一个月就能见效。饮食上要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C和铁。含铁丰富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海带、紫菜、菠菜、芹菜等;此外,还应该多食用酸味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等,以促进铁的吸收。

5、干燥症

口干、眼干、皮肤干燥等是老年人常见的不适症状,但并不都是正常衰老所致。老年人的泪腺、唾液腺、皮脂腺逐渐萎缩,导致泪液、唾液和皮脂分泌减少,确实可能会出现各种干燥问题。然而,除了上述生理变化,还有一种被称为“干燥综合征”的自身免疫病,也会导致口干、眼干等症状,并且还会对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和肾脏等产生损害。在老年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为3%~4%,女性相对更多。

老年人一旦出现干燥症状,不论是因为正常衰老还是干燥综合征,都应该增加饮水量,饮食不宜过咸;多吃山楂、杏子、猕猴桃等酸味水果,刺激唾液的分泌;不要长时间盯着电视、手机看,要经常做眼保健操;经常涂抹护手霜、护肤乳。如果以上措施缓解作用有限,建议及时到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