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每年公历的9月22-24,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在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之后,太阳光的直射位置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一、秋分的习俗
1.竖蛋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参与“竖蛋”游戏。这一被称为“中国习俗”的玩法简单有趣: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产出来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立起来。虽然失败的居多,但成功的也不少。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因此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起来的蛋非常漂亮。
2.候南极
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南极星(也称“南极仙翁或老人星”)一年中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看见,而且只会一闪而过,非常难以观察到。南极仙翁又被称为南极真君,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老寿星,是元始天尊座下的大弟子,主管寿命。因此,古人认为南极星的出现是吉祥的象征。历代的皇帝都会在秋分这一天清晨率领文武百官到南郊迎接南极星。在《史记·天官》中有这样的记载:“南极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
3.秋分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如今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有一个有趣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们称之为“秋碧蒿”。每逢秋分那一天,整个村子的人们都会去采摘秋菜。在田间寻找时,一般可以看到嫩绿、细细的秧苗,差不多有巴掌那么长。采回来的秋菜通常与鱼片一同煮成汤,被称为“秋汤”。有一句流传的谚语:“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人们祈祷新的一年里家庭和身体都能够安稳健康。
4.拜神
秋分前后还有一些民间节日。二月十五日是开漳圣王(亦称“陈圣王”)的诞辰。开漳圣王是指唐代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被尊为漳洲的守护神。二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的诞辰,每逢诞辰,信徒们会食用素食,前往各个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是三山国王的祭日,三山国王指的是广东省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奉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主要以客籍人士为主。
5.送秋牛
秋分之后,人们会挨家挨户地送“秋牛”图。这是一张印有全年农历节气并且还印有农夫耕田图案的红纸或黄纸。送图的人大多是民间艺人,他们会说一些与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语,到了每个家庭时,会随机应变地表演,根据当地的情况说不同的内容,说得主人开心后就收取一些钱。虽然他们的言辞是即兴的,但每句都很优美动听。这被称为“说秋”,而说秋的人称为“秋官”。
6.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们都会按照习俗放假,每家都会吃汤圆,并且要煮十几个或二三十个没有包心的汤圆,用细竹签扎住放在户外田边的土地上,这叫做“粘雀子嘴”,是为了防止麻雀破坏庄稼。秋分期间,孩子们还喜欢放风筝,尤其是在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会参与其中。风筝的种类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等。有的风筝高达两米,也有很小的只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出售风筝的,多数比较小,适合孩子们玩耍,但大多数人还是自己亲手制作风筝,较大,放飞时还要相互竞争看谁放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