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患者常常会有鼻塞、流鼻涕等不适症状。有些患者为了缓解鼻塞症状,会长期应用减充血剂。刚开始使用药物时,鼻塞症状会得到缓解,但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导致鼻塞症状更加严重,出现药物性鼻炎。那么,什么是药物性鼻炎呢?
一、什么是药物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属于一种特殊的鼻炎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不正确使用药物引起的。例如,鼻炎患者为了缓解鼻塞症状,会使用一些减充血剂,使鼻腔血管收缩,呼吸更顺畅。然而,如果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导致鼻黏膜功能改变,从而出现药物性鼻炎。一旦发生药物性鼻炎,应立即停止使用减充血剂,并使用生理海盐水等促进鼻粘膜修复的方法。
二、药物性鼻炎的症状
1.持续性鼻塞
鼻炎患者刚开始使用减充血剂等药物时,可使鼻部血管收缩,缓解鼻塞症状。然而,频繁使用这类药物会导致鼻腔黏膜功能改变,鼻腔狭窄,出现持续性鼻塞症状。
2.鼻内干燥
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会导致鼻黏膜下的组织增生,患者会感到鼻内异常干燥,不适。
3.鼻腔有脓性分泌物
药物性鼻炎发生后,患者的鼻甲肿胀,鼻腔变窄,大量黏液性分泌物会出现,严重时甚至鼻毛脱落。
4.萎缩性鼻炎
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会导致鼻黏膜萎缩,出现萎缩性鼻炎,影响嗅觉和呼吸,难以治疗。
5.出血倾向
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会导致血管过度收缩,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问题。严重时会出现出血倾向,甚至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