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小宝宝们最常见的就是黄疸了,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你知道新生儿黄疸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吗?只有了解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
新生儿黄疸偏高的6个原因
1、新生儿体内红细胞过多,破坏后产生过多的胆红素,胆红素是导致黄疸的直接原因,因此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偏高。
2、胆红素的代谢需要肝脏内的肝酶参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完善,导致肝酶分泌不足,胆红素无法及时排出,导致黄疸偏高。
3、胆红素的排出需要胆道参与,新生儿胆道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胆红素堆积无法及时排出,造成黄疸偏高。
4、胆红素也可通过大便排出,但新生儿的胎便比较粘稠,导致胆红素排出不顺畅,使得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过高,导致黄疸偏高。
5、母子血型不合也可能导致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堆积无法排出。此外,病理性黄疸可能由于新生儿的疾病引起,如窒息、早产、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偏高。
6、母乳喂养也可导致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堆积,从而引发新生儿黄疸偏高。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1、生理性黄疸
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时最为显著,7~10天时会自然消退。一般情况好,未成熟儿的黄疸可能较重,可持续2~3周。成熟儿血清胆红质<12mg%,未成熟儿可<15mg%。如果每日增加>5mg%,或刚出生时即有黄疸且黄疸较为严重,应视为异常,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2、溶血症
由于母婴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黄疸早期出现且较为严重,常伴有贫血、水肿和肝脾肿大。通过检查父母以及孩子的血型,以及母亲血液中的特殊抗体和孩子胆红素含量可以确诊。
3、感染或败血症
大多伴有感染病灶,出现发热以及其他中毒症状。
4、病毒性肝炎
多在出生后1~3周缓慢发病,伴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肝功能损害。
5、先天性胆管闭锁
出生后1-2周出现黄疸,逐渐加重,伴有肝脏肿大、质硬、尿色加深、粪便呈陶土样,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
6、其他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K2缺乏、磺胺药物中毒,以及代谢和内分泌异常,如半乳糖血症、小儿佝偻症以及先天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