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练太极要保持心静意定,练拳时首先要让大脑皮层休息(心静),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任务交给中枢神经系统(意定)执行,这样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二、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
由于练习太极拳的时间较长,所以能够像其他有氧运动一样,使血液更顺畅地流动。在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你可能会感受到指尖麻软、关节微响、针刺和腹部鸣叫等感觉。
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通过扭转、搂拗和屈膝等运动,动脉血管受到适度的挤压和放松,能够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氧气的供应,并促进淋巴系统的代谢,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三、改善柔韧度、肌力和肌耐力
太极拳以缓慢的圆形和弧线动作为主,并配以半蹲姿势的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还有搂、拗和扭转等运动,可以提高各个肌肉的肌力和肌耐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方向和大幅度的活动如下势和蹬脚等动作,改善关节的柔韧度。
四、提高心肺功能
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稳,通过深、长、细、缓、均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积和加强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充分交换,相应提高各器官的氧气供应。由于太极拳的练习时间较长(连续打四次二十四式太极拳约需二十多分钟),这种有氧运动可以训练和提高心肺功能。
五、治疗慢性消化道疾病
太极拳的练习可以相互牵引、扭转、挤压和舒展各个关节、肌肉和骨骼,而腹式呼吸也能产生对内脏的自我按摩作用。此外,随着膈膜的上下运动幅度增大,对肠道蠕动有积极的刺激作用。太极拳练习中的舌顶上颚和轻闭唇齿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消化功能。
六、减轻压力
练习太极拳要求保持心静用意,心无杂念,并要放松身体、集中精神于意念。太极拳强调刚柔并重、呼吸调和,可以提高各器官的氧气供应量,练习后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减轻压力,情绪稳定。此外,太极拳练习后血液循环畅通,精神状态也会更加饱满,工作效率自然提高。因此,太极拳不仅有助于强身健体,还有助于缓解压力和舒缓情绪,是现代人理想的运动方式之一。
七、调和阴阳
太极拳倡导身心和谐,内外相合,虚实分明,刚柔互兼。正如所说的“静中触动动犹静”,太极拳的创作精神哲学体现了明确阴阳对立统一辨正关系的观念。
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太极拳强调“舍己从人”,彰显了独特的武学精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太极拳借力打力,以小力克服大力,通过顺势与对方反应,运用灵巧的动作和较小的力量,使对方失去平衡并失败。因此,太极拳真正的力量只有在被人故意挑衅时才会发挥出来,其真正的目的只是“使自己站在不败之地”,绝不是伤害对方的意图!
九、了解修身处世之道
修习太极拳要追求“中正安舒,心静身松”,这八个字正好是我们在生活中立身处世的最佳座右铭。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可以体会到立身不正之处的弊端:勤力劳作却不得其所。只要在做人方面保持“中正”,不偏不倚,就能感受到“安舒”的状态;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心静”,摆脱生活压力的负担,就能体验到“身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