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热更要吃暖食
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这句话出自明朝御医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
这里的“伏阴”指的是潜伏在人体内的寒凉之气。有些古代医家认为“伏阴”是指“里虚”。元代名医朱丹溪在其所著的《格致余论·夏月伏阴在内论》中明确指出:“长夏气在肌肉,所以表实。表实者,里必虚。世说夏月伏阴在内,这个“阴”字有虚之义。”
简单地说,虽然夏季气温比较高,但是人体内部仍然存在虚寒的情况,因此吃温热的食物更适宜。
在夏季多吃“暖食”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韩国人在三伏天有吃参鸡汤进补的习惯。
他们相信“以热治热”,越热的天越要吃温热的食物,这有利于解暑,因为温热的食物摄入后可以刺激体内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助于热量的散发。
另外,热气腾腾的参鸡汤还能帮助恢复体力消耗。
很多人在夏季喜欢吃冷饮、冰啤酒、凉茶、凉面等食物。殊不知,这样一来,寒气与体内本来就有的寒气交织在一起,对阳气的损害更加严重。
夏季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促使身体适度出汗,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暑湿之邪。老年人、孕产妇、脾胃虚寒者尤其应该少吃或不吃寒凉食物。
另外,由于现在室内几乎都有空调,室内外温差大,人们容易着凉,导致风寒感冒,出现鼻塞、流清鼻涕、头痛等症状,这时更应该选择“暖食”。比如煮一碗加了葱白和胡椒的热汤面,热乎乎地吃下去,促使汗水排出,症状很快就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