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自身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凉或感冒而发烧。对此,家长们最为担心。为了尽快给宝宝退烧,他们可能会选择给宝宝服用退烧药。然而,服用药物有一定的原则,否则可能会误入治疗误区,延误疾病的治疗,对宝宝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那么,宝宝发烧时应该如何用药呢?
一、宝宝发烧时如何用药
1. 体温在38.5℃以下时使用药物
如果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可以口服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清热颗粒或小儿清热宁等治疗感冒的药物。其中前者是西药,可能剂量较大,但起效较快;后者副作用较小,但见效较慢。
2. 体温在39℃左右时适合使用的药物
如果宝宝的体温已经达到39℃左右并属于高烧状态,可以先给宝宝口服布洛芬颗粒退烧药,购买专门为宝宝制备的药品。该药效果可持续4-6小时,若宝宝多次发烧,可以相隔4小时再给宝宝服用。如果宝宝没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呕吐或晕厥,就无需立即就医。
二、宝宝发烧时常见的用药误区
1. 发烧时不吃药,只喝水
许多妈妈担心药物会对宝宝产生副作用。但实际上,宝宝发烧是很常见的现象。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38.5℃或宝宝已经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就应及时给宝宝服用退热药。
2. 立即就医
许多家长因为见到幼儿发烧感到担心,选择立即去打针治疗而放弃口服药物。然而,目前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属于氨基比林及其衍生物,副作用较大,容易引起虚脱、休克等问题。此外,此类药物可能引起感染。而且,宝宝对于打针会感到不安,稍不留神就可能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