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是指在练功方式上强调静功与动功的密切结合。同时也要在练动功时掌握"动中有静",在练静功时体会"静中有动"。
动指的是形体外部和体内的气息运动,前者称为"外动",后者称为"内动"。静指的是形体与精神的宁静,前者称为"外静",后者称为"内静"。
动与静是相对的,也是辩证的。
静功主要是锻炼身体内部,没有肢体活动和肌肉骨骼的锻炼。动功包括肢体活动和肌肉骨骼的锻炼,有助于疏通经络,促进气血通畅。对于初学者来说,肢体的动作有助于集中注意力,通过动作达到静的状态。
静功的静并不是绝对的静,虽然没有形体的动作,但气血在大脑高度的静态下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运行。气血的微妙变化是动功无法感受到的。没有形体动作,更能集中精神。进入更深的静态可以提高机体的感知和反应能力,达到更高级的气功状态。在这种气功状态下,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个人各种功能的开发都会有进一步提高。
在功法的选择上,我们认为初学者以先学动功为好,然后再动静相兼,最后过渡到以静为主。
在练功时,无论是静功还是动功都要以静为前提。练静功时要做到外静内动,静中求动;练动功时要做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否则,练气功和广播体操就没有什么不同。
具体来说,练功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如年龄、性别、体质、性格、练功进度等)有机地结合动功和静功进行锻炼。体力差的可以少动,体力好的可以多动,但要避免过度疲劳。病情较重或体质虚弱的人可以以静功为主,辅以动功;随着病情好转和体质增强,逐步增加动功的时间,然后以静功为主。早晨先静后动,能够精神饱满地投入一天的活动;晚上先动后静,有利于安静入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每个练功人都应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通过长期练习,能够慢慢体会到其中的度,从而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练功中的动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