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乙流谁更常见?这些你都知道吗

流感病毒共有4种类型。甲型流感是最常见的,其次是乙型流感。这两种类型都具有高度传染性,且症状相似。

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是一种常见的流感病毒,它具有高变异性。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被人们称为“禽流感”,它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经基因变异后能够感染人类,感染后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症状,并且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可能导致心脏、肾脏等多个器官衰竭并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途径进行传播,人员和车辆的往来是传播这种病的重要因素。

甲型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流感主要由病人传播,其次是隐性感染者。动物也可能成为重要的储存和中间宿主。病人在自发病后的5天内会从鼻涕、口水、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传染期约为1周,其中在病初的2~3天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其次是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密切接触也是传播流感的途径之一。传播速度和范围与人口密度有关。

季节性:流感和其他呼吸系统病毒性疾病相似,也是一种季节性疾病。夏季发病率较低,冬季发病率较高。但在某些地区,该病毒全年均可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症状急骤,包括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至高峰,可达39~40℃甚至更高。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和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包括干咳、咽干喉痛,可能会出现腹泻。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可使用金刚烷胺等药物治疗,也可使用中药治疗

乙型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具有传染性,其中在病初的2~3天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可以存活半小时,还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有一定免疫力。

流行特征:(1)流行特点: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并迅速蔓延,2~3周内达到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内结束。常沿交通线传播。(2)一般规律:先在城市中传播,然后在农村中传播;先在集体单位中传播,然后在分散居民中传播。(3)流行季节:四季都可能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在南方,夏秋季也可能出现流感流行。(4)乙型流感呈暴发或小流行,病毒不会发生变异,一般不会感染人以外的动物。

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区别

流行性不同:甲型流感常呈暴发或小规模流行,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甚至全球性流行。它在动物中(如鸡、火鸡、鹅、鸭、猪、马、骆驼、猫、貂、海豹、鲸鱼等)广泛传播,并且可导致大量动物死亡。乙型流感呈暴发或小规模流行,不会引发全球性流感大流行。至今尚未发现乙型流感存在于人类以外的动物中。

抗原变异不同: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在形态、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上都相似,但它们的抗原性完全不同。

临床症状不同: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引起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但乙型流感更常出现流鼻涕、腹痛和胃肠道症状。乙型流感流行时,虽然对老年人的危害程度不及甲型流感,但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严重的乙型流感感染可能导致死亡,与乙型流感密切相关。

药物疗效不同:除了中草药外,口服金刚烷胺或含有金刚烷胺的其他感冒药对甲型流感具有防治作用,而对乙型流感无效。奥司他韦和利巴韦林对甲型和乙型流感均有效。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的重点

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口杯等个人用品,避免随地吐痰,以免接触流感病毒传播。

经常通风居住和办公场所,减少室内细菌和病毒的聚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与打喷嚏的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到医院就诊时最好戴口罩。呼吸道疾病大多通过空气传播,医院就诊者多是各种疾病的患者,因此易于传染。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细菌和病毒。同时,勤洗手对于预防流感也有一定作用。

根据气温变化适度增减衣物,避免因感冒而受凉导致免疫力下降。

注意饮食营养的平衡搭配,定时定量,多喝水,不吸烟,少饮酒。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加强体育锻炼,经常户外运动,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特别是在学校,要多进行室外体育活动,使学生保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尽量减少在室内活动和集会。

各项运动管理中心应定期对训练、比赛场馆、宿舍、食堂、教室进行消毒和通风,保持室内的清洁和卫生。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