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些穴位预防7种疾病 按足三里穴治肠胃病

穴位养生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通过按摩穴位可治疗身体疾病。除了疾病的痊愈,还会补充治疗,防止反复发作。那么每天如何按揉身体可以预防7种疾病呢?按摩哪些穴位可治病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医的穴位是什么

如果我们的身体是透明的,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线路图。在这些线路上面布满了一个个小点,这些线路样式就是人体的经络,而这些点就是我们本文所说的穴位。其实穴位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依靠中药的内部调理以及穴位的刺激,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其中穴位的按摩是主要的实施方式,其操作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渗透力比较强。通过穴位的刺激让血气真正循环起来,从而有利于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的功效。

穴位保健

1. 胃肠疾病

在消化系统中,主要的消化场所是胃肠道,却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地方。因为现代生活压力大,工作忙碌,很多人忽视了正常饮食和作息时间,且经常经受生活和工作的多重压力。这样的生活方式对胃肠道功能造成了负面影响。中医通过穴位按摩来刺激胃肠道的功能是一种简便的预防和治疗方式。

足三里穴:这个穴位并不在脚上,而是在膝盖的下方约3寸的地方,也就是大概四根手指的横宽度。这个穴位位于小腿胫骨外侧的一个凹沟处。按摩时可以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来决定力度的大小,因为按摩时会伴有酸麻的感觉。按摩足三里穴有利于刺激胃肠经络,对治疗胃肠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疾病有帮助。

2.心脏的保护者

心跳是人类身体器官中最美的“舞姿”,我们的心脏不仅承载着供应所有器官的血氧,而且还需要经受各种压力和应激因素的考验。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们主要的生命威胁之一。

内关穴:这一穴位是心包经上的穴位,主要位于腕横纹上2寸处。长期按摩刺激内关穴可治疗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疾病。内关穴是中医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穴位之一。坚持一段时间的按摩可以缓解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症状。正如《备急千金要方》所记载:“凡心实者,则心中暴痛,虚则心烦,惕然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

3.肾病的良药

长期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让疲劳成为我们的常态,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肾功能。中医认为“肾主藏五脏之精”,而精气是生命得以运转的主要能量。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与肾有关的疾病正在不断剥夺我们的健康和生命。

太溪穴:这一穴位位于足内侧,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长期按摩太溪穴有利于缓解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的症状。太溪穴是足少肾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在中医的穴位中有着“回阳九穴之一”的美誉。长期按摩后可以降低血压和尿蛋白含量。

4.消除黑眼圈的天然“化妆品”

黑眼圈又被称为“熊猫眼”,不仅影响我们的美观,还可能是疾病的征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睡眠长期不规律,眼睛周围肌肤的新陈代谢速度减缓,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开始流失,形成黑眼圈或眼袋。

攒竹穴:很多化妆品和护肤品可能对皮肤有刺激作用,而中医认为最天然的护肤品其实是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就是穴位的按摩。尤其是攒竹穴的按摩,位于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用食指轻轻按压攒竹穴,注意力度不宜过重。按摩时可以正坐或仰卧。这样的按摩有利于消除黑眼圈。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