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喝牛奶后会出现腹痛、腹泻和腹胀的情况,但是这些症状很快就会好转。同时,他们吃其他食物并没有问题,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喝牛奶后会导致腹泻?
最主要的原因是牛奶过敏和乳糖不耐受。如果是牛奶过敏,只需要去医院检查是否对牛奶蛋白过敏即可。乳糖不耐受是指缺乏乳糖分解酶的人,在摄入乳糖后,乳糖不能被及时分解,导致腹鸣、腹泻等症状。我们平常喝的牛奶中含有大量的乳糖,但是乳糖在人体中不能直接被吸收。它需要在一种物质的作用下分解成其他能够被人体吸收的糖,这种物质就是乳糖分解酶。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有这种酶。对于那些缺乏乳糖分解酶的人来说,在摄入乳糖后,乳糖无法被及时分解。简单来说,乳糖无法被身体利用,肠道内就会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腹鸣、腹泻等症状。这种症状被称为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原因是什么?
乳糖不耐受问题是由于缺乏乳糖分解酶,而乳糖分解酶缺乏则是由基因遗传问题所致,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
此外,如果在小时候没有或者极少接触牛奶、乳糖类食物,就不会出现适应乳糖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可能会发生。
如何应对乳糖不耐受?
对于乳糖不耐受,最有效的方法是不再喝普通牛奶。但是,牛奶真的好喝啊,我还是想喝,有什么解决办法呢?市面上实际上有添加乳糖酶的低乳糖牛奶,因为其中添加了乳糖酶,可以帮助分解乳糖,所以饮用这种牛奶时,肠道刺激症状会大大减轻,甚至消失。
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买到低乳糖牛奶。对于那些一喝牛奶就腹泻的朋友们,首先要确保自己不是蛋白质过敏,然后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在吃谷物的同时喝牛奶,或者在餐后喝牛奶;晚上喝牛奶,或者少量多次地喝牛奶;改为喝酸奶。
总之,乳糖不耐受并非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身体状态。全面了解此问题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