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脑膜炎的原因有哪些呢?了解脑膜炎的病因非常重要,因为许多脑膜炎患者对于自己是如何患上这种疾病一无所知。即使他们被治愈了,仍然可能再次患上此病。那么,脑膜炎的病因到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些吧!
引起脑膜炎的原因
1、细菌感染
细菌性脑膜炎是由某些细菌感染引起的。有3种类型,分别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在美国,约有80%的脑膜炎是细菌性的。通常只有少数健康人携带这些病菌,但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当他们咳嗽或打喷嚏时,病菌会传播出去。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在感冒时更容易被病菌感染,因为鼻子发炎使得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更容易。
2、疾病导致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菌引起的非化脓性脑膜炎,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菌感染经血液传播到软脑膜下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增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
3、病毒感染
病毒性脑膜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包括与腹泻有关的几种病毒,其中之一可能是被大田鼠等咬后感染。
4、真菌感染
真菌性脑膜炎也是一种可能的病因。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可在鸽子类中找到。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不太容易患上与真菌相关的脑膜炎,但对于那些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人来说却不一样,因为真菌是可以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
脑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方法
使用抗生素滴注等西医治疗方法可以穿过血脑屏障,例如青霉素600万〜800万U,磺胺嘧啶钠4〜6g。进行乳突根治手术,清除腔内的胆脂瘤、肉芽及腐骨,并刮除侵入颅内的封闭性瘘管和先天性裂隙。
目前很少采用脊椎穿刺给药,因为给药浓度较低,常出现药物反应。一般不应一次使用超过10000U的青霉素。脑膜炎期间通常会并发脑脓肿,发生率为2%〜7%。因此,在脑膜炎症状消失后,如果出现了占位体征,说明脑膜炎是否真正治愈,必须进行严格检查。
可以进行脑脊液检查和CT脑扫描等检查以排除脑脓肿的可能性,并在出院后密切跟踪随诊。在抗生素问世之前,耳源性脑膜炎的死亡率非常高。自从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问世以来,死亡率已经从90%降低到5%以下。目前的死亡病例大多是因为误诊误治或并发了脑脓肿。
2、对症支持治疗
有高热者可以使用退热药物或进行物理降温;严重头痛者可以使用镇痛药;颅内压增高者可以使用利尿剂;严重呕吐者应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应及时使用抗癫痫药物。
3、针对病因治疗
根据导致脑膜炎的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应该了解了脑膜炎的病因。一些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脑膜炎的发生。因此,希望大家能够注意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多进行运动,以更好地预防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