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病毒相对于甲型流感病毒来说更加温和,但也具备一些特殊之处,甚至有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所以我们需要早期识别并早期治疗以获得更好的预后。
临床表现
感染乙型流感病毒后,病情会急剧出现,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咳嗽、乏力、头晕等。与甲流不同的是乙流更常表现为急性咽喉炎(如声音嘶哑或“犬吠样”咳嗽)、细支气管炎(小婴儿可能出现喘憋)、肺炎和全身感染(如全身乏力、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等)。最具特征性的是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极个别患儿可能发生致命的坏死性脑病(发生率极低)。
并发症
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包括神经系统损伤、心肌损伤、肌炎、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发。
如何预防乙型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一般在每年的10月左右是疫苗最佳接种时间。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并不能取代疫苗接种。建议对于那些与重症流感有密切接触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年龄<5岁或≥65岁,肥胖、孕妇、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且未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在暴露后进行药物预防。建议在暴露后的48小时内开始用药,一般可以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进行预防。
采取防护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的活动,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口或鼻。如果出现类似流感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应该居家隔离,注意休息,并尽早就医。
锻炼身体
科学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