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识 用中医的方法给耳朵养生

日常生活中的耳朵保健方法:平时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要清淡为主,保护耳朵的功能。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噪音对耳朵的损伤,周围环境的噪音不要超过65分贝。如果工作环境中的噪音超过65分贝,应采取适当措施(如戴耳塞或耳罩)以保护听力,否则会引起永久性的听力减退。洗澡或游泳时要注意防止污水进入耳道,避免引发耳道感染。如果有污水进入耳道,要用消毒棉签将水吸干,必要时可用少许酒精消毒。尽量不要挖耳屎,因为耳屎对耳道有保护作用,并可以自行排出。但如果耳屎过多堵塞耳道,要请耳科医生检查处理。

耳朵养生派

预防感冒:用拇指、食指相对压迫耳廓上的耳屏,重点按压外鼻、内鼻和咽喉等对应的穴位,每部位做10~30次,双耳交替进行,连续进行4~7天为一疗程。或者用钝头的小木棒或火柴棒,面对镜子按照耳穴图按压耳廓上的外鼻、耳尖、感冒和枕穴等,每部位用力适中,以能耐受为度。这个方法对预防感冒有很好的效果,对体弱多病的人尤其有效。

失眠: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耳廓上的三脚窝、耳屏和耳屏后沟等处,重点按压神门、晕点、脑点和失眠等穴位,每部位揉按10~30次,每天2~4次,特别是在睡前进行最为重要,双耳交替进行,连续进行4~7天为一疗程。也可以用火柴棒代替手法按摩。这个方法对改善睡眠有明显效果,尤其在睡前进行按压效果尤其显著,往往在按摩中就能进入梦乡。

肥胖症:用拇指、食指相交,按压耳廓上的三脚窝、耳甲艇、屏间切迹和耳屏等处,重点按压便秘点、大肠、内分泌、饥点和肾上腺等穴位。要求一按一松,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10~35次,每天3~5次,特别是饭前和饭后为主。双耳交替进行,连续进行4~7天为一疗程。也可以面对镜子用火柴棒按压,按压的强度以能忍受为度。

痛经:用拇指、食指相交,按压耳廓上的三脚窝、耳屏和耳垂背面外侧部等处,重点按压子宫、卵巢和会阴等对应的穴位。要求用力适中均匀,每部位揉按20~40次,每天进行3~5次,尤其在痛经时进行效果最好,双耳交替进行。

护耳保健操:

 (1)首先取端坐位,将两手搓热做好准备。

 (2)用双手捏住双耳上部的耳轮,拇指位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捏36次。

 (3)用双手捏住双耳的下部,大拇指位于耳轮外侧,食指弯曲位于内侧,揉捏36次。

 (4)将双手掌心紧贴两耳,其余四指向后至枕部,两手中指相互对接。再将双手食指放在中指上,从中指用力向下滑动,叩击脑后枕部,叩击36次。

 (5)双手四指按住后枕部不动,将掌心轻轻按住耳道,然后快速抬起,连续进行36次。

 (6)用双手食指尖按住耳道口,旋转按摩6次后快速抬起,再按摩再抬起,连续6次。耳部保健操完成后,用两手向上按压双耳,上下搓动20次左右,以使耳朵发热为度。

3.饮食调养:

耳朵的饮食养生保健基本原则是:清淡为主,多食米、面、豆类、蔬菜水果;适量食用瘦肉、鸡蛋及动物肾脏等,避免摄入肥肉和辛辣食品,戒烟戒酒。耳朵的饮食补法适用于中老年人肾虚所致的耳鸣耳聋:

(1)枸杞子粥:枸杞子10克,粳米100克,一起煮成粥。有补益肝肾、聪耳明目的作用。

(2)山药粥:山药20克,粳米100克,一起煮成粥。有健脾补肾的作用,适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耳鸣耳聋、神疲乏力、大便溏泄等。

(3)猪肾粥:猪肾1个,去除内部白膜(即肾盂、肾盏部分),洗净切碎,大米100克,一起煮成粥。有以肾补肾、防治听力减退的作用,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

(4)核桃仁:每天嚼食10~20克,有补肾益肺的作用,适用于肺肾虚损所致的咳嗽气喘、耳鸣耳聋等。

耳朵的饮食清法适用于风热或肝火所致的耳鸣耳聋:

 (1)荷叶粥:荷叶10克(鲜品加倍效果更佳),大米100克。先用大米煮成粥,然后放入荷叶,稍微煮一下即可。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适用于风热上扰清窍所致的头晕耳鸣。

(2)荸荠:洗净去皮,生食可以清热生津,能防治风热所致的耳鸣耳聋。

(3)海蜇:洗净切丝,加入黄瓜丝、油和盐,做菜食用,有清泻肝火的作用,适用于肝火型耳鸣。

4.药物调治:

药物调治耳朵的保养方法也可以分为补法和清法,肝肾虚损引起的耳鸣耳聋使用补法,风热肝火等引起的使用清法。

(1)单味药和验方的补法:

①枸杞子:枸杞子10克,洗净后嚼服(也可以泡水服用)。有滋补肝肾、聪耳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耳鸣耳聋、目暗不明等。

②地黄饮:熟地黄30克,生地黄15克,水煎服。有滋阴养血、补益肝肾、聪耳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目暗不明等。

常用中成药的补法:

①耳聋左慈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萸肉、磁石等组成),有滋阴平肝、聪耳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头晕目眩等。

②益气聪明丸(由党参、黄芪、升麻、白芍等组成),有补益中气、升提清阳、聪耳明目的作用,适用于中气不足所致的耳鸣耳聋、神疲乏力、食少腹胀等。

③磁朱丸(由磁石、朱砂、六神曲等组成),有通心肾、重镇潜阳的作用,适用于听力减退、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

(2)单味药和验方的清法:

①白菊花,代茶饮,有清热平肝的作用,适用于风热肝火所致的耳鸣耳聋。

②银连茶: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水煎后代茶饮。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耳红肿或中耳炎。

常用中成药的清法:

①耳聋丸(由龙胆草、栀子、黄芩、生地等组成),有清泄肝胆实热、通窍利湿的作用,适用于肝胆实火、湿热侵扰耳窍所致的耳鸣耳聋、头痛咽干、心烦胁痛等。

②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生地、柴胡、木通等组成),有清肝泻火、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适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耳鸣耳聋、头晕目赤、胁痛口苦等。

在五官中,耳朵最不抢眼,但由于它是十二经脉都通过的地方,对耳朵进行按摩可以促进相应部位的循环,有助于调理脏腑,缓解肥胖、失眠等亚健康症状。在美容院做脸部护理时,美容师会进行耳部按摩,对耳垂进行揉搓或按压,以达到美容养颜的目的。在家中也可以自行按摩耳部,认识耳部的穴位和反应区域。

耳部养生按摩操:

摩耳轮: 按摩耳轮可以缓解颈肩腰腿痛等不适的症状。用食指贴住耳郭内层,拇指贴住耳郭外层,按揉耳轮,不论凹凸高低的地方都可以进行揉捏。如果发现痛点或不舒服的地方,表示该部位对应的器官或肢体健康可能不佳,适度按摩可以促进改善。这个方法不限制次数,每次按摩2~5分钟,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按耳窝:这个部位的穴位对应胸腔内的脏器。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然后再按压上方凹陷的位置。每个部位都来回按摩15~20次,直到该处感到发热、发烫为止。提耳尖:这个部位的穴位对应胸腹腔。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上部,向上提拉耳尖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然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上部,向上提拉耳尖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拉耳垂:用左手和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推耳后:用两手中指和食指放在两耳前后,沿耳壳的后面推擦20~30次,直到局部的皮肤发热。这个方法可以滋养肾脏、养护肝脏,让肌肤红润。

以上方法可以全部使用,也可以选择几种来进行。提示:轻按压时,用鼻子呼气;轻提起时,用鼻子吸气。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