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的作用与功效
田螺性平温,味微甘。煮汁可清热醒酒,煮食可利湿热,治黄疸,捣肉敷脐可退热,止痢。
治水肿、肾性腹水
活田螺2个去壳,加适量食盐,捣烂成膏状,敷于肚脐上,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至两次。治疗周期为10天,疗效十分明显。
治热秘型便秘:活田螺去壳6个,少许食盐,捣烂后敷于脐孔上,胶布固定,每日更换一次。
田螺能治什么疾病
1、田螺可治脚气病、下肢麻木酸痛
活田螺10个,食盐适量,捣烂后敷于脐孔上,胶布固定,每日更换药物一次。
2、治热性尿潴留
活田螺7个,加入0.3克麝香,如果没有麝香,可以加少许食盐。捣烂后敷于脐孔上,通用半天便可见效,若无效,可更换药物一次。
3、治湿热痹阻下焦的尿潴留
取葱白60克,活田螺去壳7个,加入少量豆豉(或可选食盐、冰片、麝香中的一种),捣烂后塞入脐中,用胶布固定,疗效显著。
4、治疗黄疸
活田螺4个去壳,捣烂后敷于脐孔上,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一次,连续十次为一疗程。对湿热症状较重的患者尤其适用。
5、治疗口噤痢
方案1:活田螺2个,麝香0.6克,捣烂后放在火上烘热,趁热敷在脐孔上,用胶布固定,通常敷药12小时即可进食。
方案2:活田螺、生姜、葱白、淡豆豉各适量捣烂,涂于脐孔上,用胶布固定。3~6小时即可进食。
6、治湿热型妊娠淋证
取活田螺(连壳)1~2个,滑石末120克,一起捣烂,加温开水调成糊状,然后敷于脐孔上。每日更换三至四次。
7、治小儿脐风、手足抽搐、二便失禁
活田螺3个,麝香0.3克(也可用丁香),捣烂后敷于脐孔上,胶布固定,每日更换一至两次。
田螺还能治小儿脐风、手足抽搐、二便失禁。
8、治疗淋证尿闭
取田螺7个,地龙60克,葱白10克,韭菜根20根,将这些药都捣烂成泥,敷在患者的脐下关元穴处,每日更换一次,连续治疗7天为一疗程。
9、治疗热性二便不通
方案1:取活田螺10个,适量食盐,将田螺去壳,与食盐捣烂成泥,敷于脐孔,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一次。此方案也可将药贴至气海穴或丹田穴,每日使用一次。
方案2:活田螺去壳1个,少许冰片。将所有药物捣烂,涂于患者的脐上,每日更换一至两次。
10、治疗水肿、黄胖
取田螺去壳4个,大蒜30克,车前子6克。将这些药物捣成膏状,敷在脐孔上,盖上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一次,直到水肿消退为止。
田螺中医药膳方
1、田螺汤
取大田螺10至20个,养在清水中,漂去泥沙,取出田螺肉,加入半小杯黄酒搅拌均匀,再加水煮熟后饮用,每日一次。此汤可治疗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和糖尿病。
2、豉螺汤
将田螺加入葱和豆瓣酱一起煮食,喝其中的汤汁,可用于缓解醉酒的症状。
3、焦螺煎
将田螺肉取出晒干,炒至微焦,用水煎服,每日三次,每次9克,可治疗细菌性肠炎。
田螺的营养最丰富的食用方法
田螺的烹饪方法:食用螺类应煮沸后再煮10分钟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
1、海藻滚田螺
材料:海藻150克、田螺肉250克、生姜3片。
烹饪方法:将海藻、田螺肉洗净,在锅中加入1250毫升清水(约5碗量)、姜和料酒,用武火煮沸后,放入海藻和田螺,煮至刚熟即可。此份量可供3~4人食用。
功效
海藻具有软坚、消痰、利水、泄热的功效,可治疗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瘤、水肿、脚气和睾丸肿痛等疾病。现代研究认为它还具有抗炎、降脂、降压、抗甲状腺肿瘤等作用,是一种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的食材。
2、香辣田螺
材料:田螺、豆瓣、花椒、干辣椒、味精、盐、白糖、料酒、姜、大蒜、蒜苗。
做法
1、将田螺洗净,放在泡田螺的水中加几滴香油和一把用过的菜刀,可以将田螺洗净。
2、由于田螺可能带有寄生虫,为了防患于未然,将田螺放入高压锅中,加入盐水煮两分钟,以代替用沸水烫的步骤。然后捞出田螺,去掉水分。
3、准备好豆瓣、花椒、干辣椒、味精、盐、白糖、料酒、姜、大蒜和蒜苗等调料。
4、在锅内加适量油烧热,加入干辣椒和花椒炒香,然后加入豆瓣、姜、蒜片,再加入田螺、盐、糖、味精和蒜苗,快速翻炒均匀后起锅装盘。
郫县豆瓣咸味较重,所以可以不放盐或者少放盐。小窍门:据说螺肉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A,食用田螺可明目,还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
3、双杏雪梨煲田螺
主料:苦杏仁25克,甜杏仁25克,梨子250克,田螺30克。
辅料:陈皮3克,姜3克。
调料:冰糖20克。
做法
1、将大田螺去壳取肉,除去污物,洗净备用。
2、将杏仁和陈皮洗净,将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姜去皮洗净。
3、将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杏仁、陈皮、雪梨块、田螺肉、姜片、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煮2小时,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
此汤清热润燥,养阴生津,适用于身体燥热、口鼻干燥的人群。
结语:在选择田螺时需要注意,了解更多关于食用方法的知识,了解田螺的功效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正确的食用方法,避免细菌感染。此外,在食用过程中也要适量,避免对自身健康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