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人吃什么?吃这几样事半功倍

脾虚的人吃什么?

脾虚的症状

脾虚是指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临床症状。

1. 脾气虚。腹胀纳少,饭后胀甚,肢体倦怠,精神疲乏,气短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 脾阳虚。大便稀溏,纳差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色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澈色白,舌苔白滑。

3. 中气下陷。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出现气下陷的临床表现,如长期腹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 脾不统血。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出现慢性出血的临床表现,如月经过多、不规则、便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然伴有脾气虚的一些症状。

脾虚时,需要注意保护身体,及时补充营养,否则疾病会找上门。脾虚的调理方法有哪些呢?脾虚的人最好吃什么食物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关于脾虚的一些知识。

1、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具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养五脏”。脾虚的人可以以番薯为主食,经常食用。

2、薏苡仁

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和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腹泻、食欲下降等脾虚症状。

3、粳米

又称为“大米”。性平味甘,对于脾胃和肌肉的保健都有益处。可以用来治疗、改善因脾虚引起的体质消瘦、烦躁不安、泄泻、腹泻等症状。

推荐:粳米粥。将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加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可。

4、小麦

小麦属于性凉味甘的五谷类食物。具有健心护肾、清热止渴的功效。适用于口干舌燥、心烦不安、食欲不振等脾虚症状。

5、芝麻油

芝麻油性凉味甘,能润滑肠道,预防便秘,帮助身体排毒解毒,治疗胃肠道疼痛、溃疡等症状。

6、糯米

糯米又被称为“江米”,性质温和,味甘,适合脾虚胃寒的人食用。具有温和脾胃、缓解口干舌燥、改善盗汗、治疗腹泻和肠胃不适等功效。

7、大枣

性温,味甜,可以补养脾胃、益气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甲养脾”的记载。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于脾虚便溏、胃口弱、气血不足的人来说,经常食用大枣非常合适。

另外,健脾还可以摄取山药、白术、意大利米、土豆、白扁豆、红薯等食物,通常是生长在地下深处的植物可以养护脾脏。可以煮粥、炖肉或单独烹饪食用。如果加入一些荷叶,效果会更好。

调理脾虚的食疗方

1、香菇牛肉汤

将香菇10克泡发,瘦牛肉30克裹上面粉,水烧开后放入香菇,再加入牛肉片,同时加入适量味精、食盐、香油,煮沸后即可。

2、炒牛肚土豆丝

将熟牛肚50克切丝,土豆(马铃薯)80克,切丝后用清水冲洗去掉表面淀粉,热锅加入少许葱丝和蒜末,然后加入肚丝和土豆丝炒熟,最后加入适量牛肉汤、盐和味精,炒至土豆丝熟透即可。

3、百合粥

将百合、莲子、薏米适量混合,煮成粥,加入冰糖或白糖调味后食用。

4、栗子煲粥

将栗子肉20~30克和大米100克混合煮粥,加入白糖或油盐调味后食用。

5、荔枝粥

去核的干荔枝5~15枚和大米100克混合煮成粥,加入适量白糖后食用。

总结:脾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需要通过调理来改善。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加快康复速度。相信通过食疗和生活调理,脾虚的病情会得到更好的改善。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