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按摩脚底可以养生保健。脚位于人体位置的最低处,承载着全身的重量。脚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人体的健康状况。想要按摩脚底,首先要知道脚底的穴位都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脚底十大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
1、涌泉穴:滋阴降火
位置: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
涌泉穴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好。
2、丰隆穴:祛湿化痰
位置: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3、大敦穴:清醒头脑
位置:足厥阴肝经,此穴在大拇趾外侧(小脚趾那边)趾背上,由趾甲根正中致趾关节的外侧趾背上。
按压这个穴位可以使头脑清晰、眼睛明亮。指压时强压7-8秒钟,才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复10次左右。
4、太溪穴:补养肾脏
位置: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
5、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
位置: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按压照海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6、内庭穴:祛胃火
位置:在第二趾与第三趾的分叉处。
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
7、隐白穴:健脾回阳
位置:足太阴脾经,此穴在大脚趾内侧,距指甲跟脚一分处。
以拇指指尖或棒状物压迫此穴,或是以拇指与食指捏住脚趾两侧,加以揉捏,间接刺激穴位。
8、厉兑穴:通调肠胃
位置:在第二脚趾趾甲旁,靠近第三脚趾侧。
点压该穴,有清热利湿、通调肠胃的作用。用拇指指端点压脚趾上的厉兑穴,力度可渐渐增大,以有疼痛感为好,2分钟为好,以后用相同的方法掐压另一只脚上的厉兑穴。
9、至阴穴:清热散风
位置:小趾外侧,趾甲角外约一分处。
点按去火点至阴穴,可在15点到17点,此时是膀胱经最旺盛的时候,用大拇指按压此处,并坚持1~2分钟,然后再换另一只脚,每日2次。有清热散风、通利下焦的作用,对尿黄涩痛等症有很好的排泄效果。
10、窍阴穴:治疗偏头痛
位置:足少阳胆经,此穴在四脚趾外侧(小脚趾那边),距趾甲根脚一分处。
按摩窍阴穴可以缓解往来寒热、口苦、肋痛、偏头痛等症状。
冬天天冷,睡前可以泡个脚,泡脚无聊的时候就可以为自己按摩下,这样既舒服又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