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问题,引发头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精神紧张,经期来临,感冒发烧,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头痛。那么如何缓解头痛呢?以下是关于使用针灸疗法缓解头痛的介绍,然而在止痛的同时也必须找到头痛的根源。
中医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瘀滞不行,或产生逆乱,或气机升降失常等气血运行障碍的病理改变,会导致疼痛,即所谓的“不通则痛”的病机。针灸治疗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和温煦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改善病变部位的气血运行状态,从而改善病痛处的营养状态,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即经络通畅,脏腑恢复相对阴阳平衡。
针灸可以治疗许多慢性疼痛,比如头痛、颈椎痛、肩周炎、痛经、带状疱疹、腰疼、膝关节疼痛等。中医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种。
内伤头痛
内伤头痛包括肝阳上亢、痰浊头痛、瘀血头痛、血虚头痛、肾虚头痛等不同类型,主要区分为虚证和实证。
实证
肝阳上亢的特征是心烦易怒,夜寐不宁,肋痛,面红口苦,舌苔黄厚,脉弦有力。痰浊头痛的特征是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瘀血头痛的特征是头痛持续时间长久,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疼痛感如锥刺,可能有外伤史,舌质紫,舌苔白厚,脉细或细涩。
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目。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配穴:根据头痛部位选择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
痰浊头痛者,加太阳、阴陵泉、丰隆。
瘀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腧、内关。
操作:使用毫针泻法。
方义:百会、头维疏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虚证
肾虚头痛常感到头部空痛,伴有眩晕耳鸣。血虚头痛常为隐隐的持续性头痛,伴有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症状。
治法: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足三里、风池。
配穴:根据头痛部位选择配穴。
血虚头痛者,加三阴交、肝俞、脾俞。
肾虚头痛者,加肾俞、太溪、悬钟。
操作:风池使用平补平泻,其余穴位均使用补法。
方义:百会疏调气血以滋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外感头痛
症状:头痛向颈项背部延伸,遇到风寒加重,同时伴有恶风恶寒感。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这是风寒头痛的表现。头痛并伴有胀痛感,面红而赤,发热,口渴欲饮,眼红齿痛,舌苔黄,脉浮数,这是风热头痛的表现。如果头痛并伴有身体沉重感,肢体乏力,舌苔白腻,脉濡,这是风湿头痛的表现。
治法:祛风通络,止痛。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风寒头痛者,加风门。
风热头痛者,加大椎、曲池。
风湿头痛者,加阴陵泉、丰隆。
根据头痛的具体部位选择配穴。
操作:使用毫针泻法。风门可以使用拔罐的方式或艾灸的方法进行刺激,大椎穴需要点刺出血。
方义:百会、太阳可以疏导头部经气。风池是足少阳与阳维脉相互影响的穴位,起到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列缺是肺经的经络穴位,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