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不好有什么症状 学会五招养出健康肝脏

肝脏在人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肝主藏血,掌管排泄功能。如果肝脏不好,可能引发疾病。当病毒侵入肝脏时,肝脏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细胞会变性肿胀,引起出血和功能减退等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检测自己的肝脏健康状况呢?肝功能不好有哪些症状呢?如何保护肝脏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肝功能不好的人,脂肪代谢会异常,导致血浆总脂肪酸浓度下降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血浆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增高。过量的甘油三酯以脂肪小滴的形式贮存,因此,肝功能不好的人容易患上脂肪肝。

2.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功能不好的人消化功能比正常人差,因此会有食欲不振、饭后胀满、恶心、呕吐、腹泄、腹痛、厌油腻或便秘等症状。

3.肝功能不好的人维生素代谢异常,缺乏维生素可能导致夜盲、皮肤粗糙、唇舌炎症、浮肿、皮肤出血和骨质疏松等症状。

4.肝胆同源,肝功能不好的人胆色素代谢异常,可能引起黄疸。

5.肝功能不好的人主要是因为肝细胞受损,会导致血清转氨酶等酶类增高,而胆碱脂酶降低,表现为乏力、易疲劳、嗜睡等。

6.肝功能不好的人激素代谢异常,表现为性欲减退、月经失调、皮肤小动脉扩张,出现蜘蛛痣、肝掌、脸色黝黑等。

7.肝功能不好会导致下消化道症状,尿色呈茶水色,大便呈稀便。

8.肝功能不好的人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可能导致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

肝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日常的养肝、护肝工作需要从饮食、运动和用药安全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1.饮食保健:肝脏的疏泄功能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重要环节。肝脏本身需要蛋白质和糖类等养分来支持其正常工作。因此,宜食用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鱼类、蛋类、乳类、动物肝脏、豆制品等,同时适量摄入糖类食物。肝脏需要大量的维生素K、A、C,所以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此外,适当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也很重要,高纤维食物有助于保持正常的大便通畅,有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对肝脏疏泄功能的保护至关重要。肝脏需要得到丰富的营养,但不宜摄入过多的脂肪,否则可能导致脂肪肝。

2.切忌嗜酒:过量饮酒会导致食欲不振,引起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缺乏,导致酒精中毒,还可能导致脂肪肝、肝硬化、急性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量饮酒,以免损伤肝脏。

3.戒怒防郁:情绪状态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长期持续或过激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脏喜调达,在激怒时受到影响。抑郁和暴怒最容易伤害肝脏,导致肝气郁结或肝火旺盛的病理变化。因此,要重视培养控制过度情绪和疏导不良情绪的能力,保持情绪平稳和谐。

4.预防传染性肝炎:预防肝炎是保护肝脏的一项重要措施。有效的方法包括保持清洁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同时配合药物预防和治疗。

此外,要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氯丙嗪、磺胺类药物、雷米封、鲁米那类巴比妥制剂等。如果必须接受此类药物治疗,应配合使用一些保肝药物,如葵花护肝片,并采取其他综合性的保护肝脏措施,以免对肝脏功能造成损害。

5.健肝锻炼:保护肝脏的锻炼应该是动作舒展、流畅、缓慢的,符合肝气生发和畅达的特点。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气功和导功等运动方式。此外,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养肝保健锻炼,方法是右侧卧,稍微抬高臀部,缓慢进行腹式呼吸,连续进行20-30分钟,每天2-3次,有助于肝脏休息,预防肝脏下垂。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