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七疾病预防方法

进入秋季,天气变化无常,这个季节人体的免疫力也有所下降,因此人在秋季会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为保护身体健康,预防工作必不可少。下面是秋季最常见的七种疾病,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一起来看看。

1. 鼻炎

特别是过敏体质的人群,在秋季很难适应气候变化,容易患上鼻炎或鼻炎发作。如果频繁打喷嚏、头疼、胸疼、肚子疼等症状出现,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这个时候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并保持清淡的饮食,才能远离过敏原。

2. 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秋季非常常见的问题,一般吃刺激性食物或气温升高都容易诱发或加重。在这个季节,洗澡不要太频繁,避免使用含有碱性成分的肥皂和沐浴露。

3. 感冒

秋季忽冷忽热的气候让人体免疫系统难以适应,所以感冒一直困扰着我们。预防秋季感冒,除了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还要多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如果已经感冒,要多喝水,多休息,还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它可以增强抵抗力,帮助恢复健康。若感冒症状不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中药连翘、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等药物。另外,要注意口腔清洁,控制情绪,缓解身体内的压力。

4. 秋燥

秋燥对肺部伤害最大,燥邪容易伤津耗液,导致鼻干咽燥、声哑干咳、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秋季应多食用具有润燥养肺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梨、藕、香蕉、苹果、银耳、百合、柿子等。

5.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的原因除了干燥的气候外,口腔损伤、营养不良、激素变化等因素也会导致溃疡的发生。平时要保持口腔清洁,经常用淡盐水漱口,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此外,口腔溃疡与个人体质有关,也是身体状况变弱的信号,所以患者要加强身体锻炼,改善体质。

6. 急性胃肠炎

秋季还要特别注意预防急性胃肠炎,进入秋季后肠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腹泻、腹痛、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情。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会导致神经紊乱,诱发胃炎、胃溃疡。

7. 习惯性便秘

气候干燥容易导致秋季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减少,大便干硬,同时可能伴有左下腹胀痛和便意不畅。因此,习惯性便秘患者每天至少需要饮用2000~3000毫升的温水,以有效预防便秘。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