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的发生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真菌通过接触传播,例如赤脚在公共场所活动、穿戴不透气的鞋袜或与感染者共用个人物品等,易使足部皮肤受到感染。
脚气的症状包括足部皮肤潮湿、发红、瘙痒、脱皮及出现小水泡等。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皮肤溃疡、疼痛等并发症。
中医认为,脚气与人体的气血环境及体质有关。体内湿热重、气血不畅、抵抗力低下等因素,容易使真菌在足部滋生生长。
预防脚气的关键在于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并避免赤脚在公共场所活动。另外,保持身体免疫力、饮食清淡、避免油腻食物及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也有助于减少脚气的发生。
治疗脚气时,中医常采用草药外治、内调整结合的方法,以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为主要原则,如使用黄连、苦参等具有抗真菌作用的中草药。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如经常更换鞋袜、勤洗脚等,也是治疗和预防脚气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