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性休克名词解释

### 定义

脓毒性休克是指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发强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多器官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

### 病因

脓毒性休克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这些细菌释放的毒素能够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引起血压骤降。

### 症状

脓毒性休克的早期症状类似于一般感染,包括发热、寒战、皮肤潮红等。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全身症状。

### 治疗方法

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积极的支持性治疗。包括及时的抗生素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充分的液体复苏以及支持器官功能的治疗。在重症监护单位的密切监测和治疗下,大多数患者有望得到恢复。

### 预防措施

预防脓毒性休克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感染的扩散。这包括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使用过度的抗生素、合理使用疫苗以及在医疗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 结论

脓毒性休克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通过增强公众对脓毒性休克的认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其发生,保障人们的健康。

### 参考资料

1. Singer M, Deutschman CS, Seymour CW, et al.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Sepsis-3). JAMA. 2016;315(8):801-810.

2. Dellinger RP, Levy MM, Rhodes A, et 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12. Intensive Care Med. 2013;39(2):165-228.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