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脏窦房结发生异常,导致心脏搏动缓慢。窦房结是心脏内的一个起搏点,控制着心脏的节律。当窦房结功能受损或者受到抑制时,心脏的跳动就会变得缓慢。
窦性心动过缓的常见症状包括:心率过慢(通常少于每分钟60次)、头晕、乏力、胸闷、运动耐力下降等。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晕厥甚至昏迷。
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年龄因素、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药物(如某些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疾病等。
诊断窦性心动过缓通常需要通过心电图(ECG)来确认心率的缓慢及其与窦房结功能的关系。有时候还需要进行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监测。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方法包括观察病情、调整用药(如停用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植入心脏起搏器等。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制。
预防窦性心动过缓的关键在于预防心脏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合理用药。对于已经患有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及时发现症状、积极治疗是关键。
总之,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脏节律异常,虽然不是生命威胁性很大的情况,但仍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合理的治疗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