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一种影响小儿血管系统的全身性疾病,首次由日本医生川崎清在1967年描述并命名。该病最显著的特征是持续性高热,通常持续超过5天。
除高热外,患儿还可能出现皮疹、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炎、手足红肿等症状。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瘤。
川崎病的确诊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排除性诊断,目前尚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治疗川崎病的方法包括大剂量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早期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
尽管如此,川崎病的确可能对儿童的心血管系统造成长期影响,如冠状动脉瘤导致的心血管问题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管理。
因此,对于家长和医生而言,及时了解川崎病的特征和治疗方法,以及定期的心脏检查对于保障患儿的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