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是指肝脏在正常情况下完成的代谢、分泌、解毒等功能的总称。肝功能检查通过多项生化指标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肝功能十项检查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固醇和尿素氮。
其中,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反映了肝脏合成功能,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则是评估肝脏的排泄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最常见的肝功能异常指标,反映了肝细胞的损伤情况。
在分析检查结果时,医生会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数值及其相互关系。例如,ALT和AST升高可能是急性或慢性肝炎的指标,而GGT和ALP的升高可能与胆道疾病有关。
除了单独的指标数值,还需要关注指标之间的比值。比如ALT/AST比值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类型的肝病。
对于检查结果异常的个体,进一步的诊断可能需要通过肝脏彩超、肝活检等检查手段来确认具体病因。
肝功能检查的结果不仅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还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
维护肝脏健康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避免酗酒、过量药物使用及高脂肪、高糖饮食的摄入。
总体而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是维护全身健康的重要一环,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肝脏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