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后,身体会产生对应的抗体,但这些抗体却可能对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无效。
二次感染登革热的危险性较大,因为在第二次感染时,若被感染的病毒血清型与初次感染不同,则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病症,甚至导致死亡。
二次感染登革热的症状常包括高热、头痛、眼部疼痛、肌肉酸痛、皮疹等,严重时可出现出血倾向及器官功能衰竭。
预防二次感染登革热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蚊虫孳生及传播,以及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
避免在登革热高发地区外出时穿着暴露皮肤的衣物,使用含有驱蚊成分的防蚊液或露露液,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检查和清除可能孳生蚊虫的水体。
此外,及早就医、积极治疗和避免自行服药也是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提高公众对登革热和二次感染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共同为预防登革热的传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