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即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中文名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由于全身性疾病状态引起的继发性血液凝固障碍和微循环障碍,导致血液内的凝血与溶解系统失衡,造成微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并存的临床综合征。
DIC是一种复杂、危急的疾病,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全身性感染、创伤、恶性肿瘤、产科疾病(如子痫、胎盘早剥等),药物反应等。
患有DIC的病人往往出现凝血机制异常激活,导致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消耗、纤维蛋白溶解过量等情况,引起体内的微血栓和出血性事件。
临床上,DIC的表现多样,包括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确诊DIC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治疗DIC的关键是处理原发病,同时针对凝血机制异常的同时,纠正出血倾向,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治疗方法包括补充凝血因子、抗凝、抗纤溶治疗等。
预防DIC的最佳方法是及时处理原发病,加强监测高危人群,及早发现和干预。对于已经患有DIC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密切观察病情发展,避免不良后果。
总的来说,DIC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及家属应重视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