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会致癌吗

肉作为日常膳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价值非常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法缺少它。然而,尽管肉类富含营养且美味,但食用方法也是需要讲究的,不合理的方法不仅会导致肉的营养价值流失,还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1、过度烹煮的肉易致癌
对于喜欢吃肉的人来说,东坡肉、红烧肉等烹煮时间较长肉类非常受欢迎,它们肉质鲜嫩多汁,深受吃货们的喜爱。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在200℃~300℃的高温下,肉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中,有9种被确认具有致癌作用。
此外,食品专家还指出,火锅中过长时间烹煮肉类也可能会产生一类致癌物质。在火锅过程中,肉类、鱼类、内脏等食材在长时间高温煮煮中会释放出胺类物质,其中的二级胺类与亚硝酸盐结合,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2、烤焦的肉易致癌
烧烤是一种很多人喜欢的用餐方式,通过炭火的烘烤,能够最大程度地将肉类的原汁原味展现出来,这种美味令人难以抗拒。然而,一般人很难掌握好烧烤的火候,所以烤焦是难以避免的。然而,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证实,高温猛火烹制出的焦烤肉中含有致癌物质,经常食用这种食物的人患胰腺癌的几率增加60%。中国的医学研究也证实,任何动物类脂肪烧焦后都会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不能食用。
专家指出,动物脂肪经过烧焦后会产生一种强致癌物质,它与人体的脱氧核糖核酸结合,引起细胞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食用烤焦的鱼、鸭、鸡等富含动物脂肪的肉类会严重损害其身体的生长机制,导致细胞异常变异。而那些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食用烧焦的烤肉类,更容易诱发癌症。
3、腌制的咸肉油炸易致癌
腌制是许多地方用于保存食物的一种方式,经过腌制的肉类不仅能方便存储,还有着特别的口感。《舌尖上的中国》也推荐了许多美味的腌制肉类。然而,如果不正确地食用这些美味,将会对人体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这些腌制过的咸肉不能直接用油炸烹调。因为咸肉中含有大量的亚硝基化合物,在高温作用下,亚硝基化合物和二甲基亚硫胺等致癌物质的含量会大量增加,食用后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因此,在食用这类食物时,一定要做好“前处理”,才能更安全地食用。一个好的方法是:先将咸鱼或咸肉泡一泡,随后用水煮一下或蒸一下,等煮沸后去掉汤汁,最后再直接食用或炒菜。这样,食物表面的致癌物、油渍、灰尘以及多余的盐分都会大大减少,让人们吃得更安全、更健康。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