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氨基酚的作用与功效

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药物名为扑热息痛。它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一种,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缓解疼痛和发热。

乙酰氨基酚的主要作用是缓解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发热等症状。它通过减少体内的前列腺素水平,降低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止痛和退热的效果。

除了缓解疼痛和发热外,乙酰氨基酚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或过量使用乙酰氨基酚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因此在使用时应按照医嘱遵循剂量和使用频率。

乙酰氨基酚通常是口服给药,一般每次服用200-500毫克,每日不超过4次。在使用乙酰氨基酚时,应避免与其他含有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造成药物过量。

此外,乙酰氨基酚在一些特定人群中使用时需要格外注意,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溃疡病患者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严格遵循医嘱。

综上所述,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止痛退热药物,适用于缓解头痛、发热、关节痛等症状。但在使用时需注意用药剂量、频率和禁忌症,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就医咨询。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