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药物的作用与注意事项

过敏反应是机体对特定抗原产生过度敏感反应的一种免疫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食物等。当遇到过敏原时,机体会释放过多的组胺等物质,导致过敏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抗过敏药物就是用来应对这些过敏症状的药物。

抗过敏药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 1. 抗组胺作用:抗组胺药物能够阻断组胺与其受体的结合,减少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鼻用可待因等。 2. 稳定肥大细胞膜:一些抗过敏药物可以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过敏原刺激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的数量,如肌醇、可待因等。 3. 抗炎作用:有些抗过敏药物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如杜冷丁、布地奈德等。

使用抗过敏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选择合适的药物:不同类型的过敏症状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过敏药物。例如,鼻塞可以选择鼻用盐水或含有去痰成分的药物,皮肤过敏可以选用外用抗过敏药膏等。 2. 避免长期连续使用:长期连续使用抗过敏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性或耐药性,建议遵医嘱使用。 3. 注意禁忌:部分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需要特别注意禁忌和剂量。

总的来说,抗过敏药物在缓解过敏症状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在使用时仍需谨慎,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遵医嘱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