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的用药指导

红斑狼疮是一种属于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皮肤疾病。当患者被确诊患有红斑狼疮后,不要惊慌,应积极接受治疗。以下是关于红斑狼疮用药的一些建议。

红斑狼疮用药指导一: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药物。目前最常用的口服药物是强的松(5mg/片),而静脉药物常用的是甲基强的松龙。激素药物适用于急性活动性病例,特别是急性爆发性狼疮、急性狼疮性肾炎、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狼疮以及伴有严重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红斑狼疮用药指导二:非甾体类抗炎药。

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和扶他林等药物都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这类药物主要应用于出现发热、关节酸痛、肌肉疼痛和乏力等症状的患者,而无明显内脏或血液系统受到影响的轻度患者。这类药物可能引起消化道反应、肾脏损害和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因此用药期限应适度,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以免加重肾脏损害。

红斑狼疮用药指导三:免疫抑制剂。

对于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无法控制病情的患者,以及有严重肾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应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是环磷酰胺,可以每天口服或每月进行静脉冲击治疗,此外,还有可选择的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和甲氨喋呤。近期上市的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的使用也较为少见,可以考虑使用。

红斑狼疮用药指导四:抗疟药。

抗疟药主要包括氯喹和羟基氯喹,但起效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服药才能见效。氯喹和羟基氯喹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光过敏和稳定核蛋白的作用。它们特别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低热、关节炎和皮疹,并能延缓和稳定狼疮的非致命性病变进展。

患者在用药时建议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药物的疗效需要根据个人体质来确定,同时红斑狼疮是一种具有很大危害的疾病,在发现患病时务必积极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