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俗中,春分是一个较为关键的节令,古时候春分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那么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也是农耕的重要时节。
春分是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的时候。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好处于春季三个月的中间。
太阳达到黄经0度,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中国平均地温已稳定超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春分时节的传统习俗
1、送春牛
春分到了,人们会送春牛图。春牛图是将全年农历节气印在二开红纸或黄纸上,再印上耕田图样,称为“春牛图”。送图者通常是善于言谈和歌唱的人,主要说些与春耕和吉祥有关的俗语,每到一家即兴发挥,直到主人高兴为止。这些话虽即兴发挥,却动听动人。俗称为“说春”,说春的人称为“春官”。
春分这一天,农民家会吃汤圆,还会煮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插好放在室外田边地坎上,称为“粘雀子嘴”,以防雀子破坏庄稼。
2、踏青、放风筝
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古代的春分还有簪花喝酒的习俗,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戴花。
关于春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几个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