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俗话说:“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也就是说,经常饮用黄芪泡水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1、补气养血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益中的功效。如果配合当归一起服用效果最佳,因为当归是补血的,而黄芪是补气的。中医讲究“气推动血”,两者搭配使用事半功倍。
2、防治慢性鼻炎
将黄芪与白术、防风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治疗虚汗、盗汗、过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并且可有效防治慢性鼻炎。
3、利尿消肿、降低血压
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饮用黄芪水能够起到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作用。
4、防治胃炎
日常饮用适量的黄芪水能够有效减轻胃炎的症状,并且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也会下降。
哪些人不适合饮用黄芪水
1、肾阴虚者
肾阴虚者饮用黄芪会助热,易伤阴动血。不仅无法促使身体恢复健康,还可能加重病情。
2、感冒、发烧者
因为黄芪水本身具有收紧气息的作用,感冒患者饮用后,黄芪水会收紧体内的寒气,并吸收外部的热量。这样一来,感冒患者体内的寒气和虚汗就无法排出体外。如果体内的寒气长时间无法排出,可能导致其他不适。
3、湿热者
湿热的表现包括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湿热的患者饮用黄芪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4、经期、怀孕后期
因为在这个时期饮用黄芪可能会导致胎儿过大,从而不利于分娩。
温馨提示:
饮用黄芪水不宜过多,可能会引起上火。通常只需适量饮用进行调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