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什么 心律失常要用什么药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窦房结控制的。窦房结可以被看作是军事机关的司令部,它发出命令,依次经过心房、房室结、房室束和浦氏纤维传导,最后到达心室肌,引起心肌有节律地收缩。

心律失常指的是在病理状态下或药物的影响下,窦房结传导命令异常,或在传导过程中出现障碍,导致原本规律整齐的心跳混乱不齐。一般把心律失常分为过速型和过缓型两类。过速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早搏等;过缓型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那么有哪些药物可以用于抗心律失常呢?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和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药物。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还可以再细分为多个类别。不同类别的药物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的疗效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类药物的作用也有差异。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根据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和药物的作用特点做出适当的选择,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多数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都会减慢心率。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年纪较大的患者可能本来就有心动过缓的情况,在用药后可能会使心率更慢,此时需要调整剂量以兼顾疗效。二是某些阵发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这些患者的窦房结功能已经不健全,用药后容易出现窦性停搏。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时(尤其是初次使用)应密切观察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心律失常虽然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但出现心律失常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也常常见于正常健康的人,多数情况是由于过劳、吸烟、饮酒、失眠、精神紧张和激动等因素导致的。判断心律失常的意义主要取决于是否存在基础心脏病以及其严重程度,例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和心肌炎等。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