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幼儿勿忘防治手足口病

春季防治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儿童为高发人群,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手足口病初期的症状类似感冒,可能持续4至5天的发烧。

患者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会出现无痛疱疹,口腔内伴有疼痛溃疡。

少数患者,特别是小于3岁的幼儿,病情可能进展迅速。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可能并发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甚至会导致死亡。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是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手足口病在患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曾经患过手足口病的患者也可能再次感染。

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应从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入手,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及学校应及时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同时注意检查幼儿的手心、脚心等部位,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