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缓解疲劳调理身体 盘点刮痧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刮痧是中医疗法中的一种,它可以缓解疲劳、调理身体。人们在刮痧之后往往会感到非常舒适。因此,很多人喜欢刮痧。但是,刮痧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禁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刮痧的注意事项和禁忌都有哪些。

刮痧的注意事项

1、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进行刮痧治疗时应注意避风和保暖。如果室内温度较低,刮痧时应尽量减少暴露的部位。特别是在夏天高温天气时,不要在电风扇或有风吹过的地方刮痧。因为刮痧会导致皮肤的汗孔张开,如果遇到风寒之邪,邪气可能通过汗孔直接进入体内。这不仅会影响刮痧的疗效,还可能引发新的疾病。

2、刮痧时避免过度饥饿,并不建议空腹进行。最好是在用过餐后的1至2小时进行。

3、刮痧时避开空调、风扇和较冷的空间操作。刮痧后不可立即洗澡。刮痧后及时喝温开水或糖盐水补充水分和能量。

4、治疗刮痧后饮用热水一杯:刮痧会导致汗孔张开,邪气排出,从而消耗体内的水分。刮痧后饮用一杯热水,可以补充部分水分消耗,并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5、进行保健刮痧和头部刮痧时可以不使用任何介质,可以直接通过衣服进行刮痧,但手法一定要轻柔。另外,给儿童进行刮痧时要特别注意手法要轻柔,必须将刮痧工具隔着衣物进行刮痧。

6、再次刮痧的时间应待上次痧疹消退(约5至7天)后再进行。

7、刮痧后1至2天内,如果刮拭部位出现疼痛、痒、虫行感、冒冷/热气或皮肤表面出现风疹样变化等现象,都是正常现象。

8、刮痧后洗浴的时间:治疗刮痧后,为避免受到风寒之邪的侵袭,必须等待皮肤的毛孔恢复闭合后才能进行洗浴,一般需要约3小时。然而,在洗浴过程中,当水渍未干时可以进行刮痧。因为洗浴时,毛孔会微微张开,此时进行刮痧的效果更显著,但仍需注意保暖。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刮痧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引发晕刮现象。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等。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让患者平卧并饮用一杯温糖开水,然后迅速使用刮板对患者的百会穴(重刮)、人中穴(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和涌泉穴(重刮)进行刮拭。如果没有显著好转,应及时送往医院。

什么情况不适合刮痧

1、饭后一个小时才可进行刮痧,不建议在过度饱食或饥饿的情况下进行刮痧。过度疲劳的患者也不适合刮痧。

2、皮肤病患者不适合使用刮痧疗法。有水肿、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患者也不适合刮痧。

3、患有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病的患者不能进行刮痧治疗。

4、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尤其是对疼痛敏感的患者需要轻柔进行刮痧。

5、孕妇、婴儿或幼童在合格医师的指导下才可以接受刮痧。

上面介绍了刮痧的注意事项及禁忌。刮痧是一种调理身体的方法,但上述注意事项也一定要注意。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