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很多人会感到皮肤瘙痒,原因是他们洗澡的频率过高。那么冬天几天洗一次澡最适合呢?为了远离皮肤瘙痒,每周洗澡2至3次是比较合适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冬季洗澡的注意事项。
冬天洗澡的适宜频率
由于工作需要或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人现在每天洗一次或两次澡。然而,随着冬季来临,空气变得越来越干燥,这些经常洗澡的人开始被皮肤瘙痒困扰。其中很多人甚至认为,皮肤痒是因为个人卫生不够,于是他们更加频繁和彻底地洗澡,但皮肤的瘙痒程度却加重了。
专家提醒人们,过于频繁地洗澡会伤害皮肤,进而导致皮肤瘙痒难以避免。在这个季节里,每周洗澡2至3次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每天多次洗澡的习惯难以改变,那么就应该多加注意洗澡的方法。
如果每天洗澡,每次应控制在5到10分钟之间,不要超过30分钟。推荐使用盆浴或木桶浴,因为泡在水中能促进皮肤吸收水分,加快血液循环,改善皮肤新陈代谢。洗澡时不要搓澡,以免损伤皮肤并加重瘙痒。另外,老年人在盆浴时,水位不要超过心脏位置。可以在浴缸里加入两把淀粉或燕麦,洗浴后不要冲洗。淀粉浴和燕麦浴可以舒缓皮肤,减轻皮肤敏感度,保护皮肤脂膜,减轻皮肤瘙痒。
最后,在皮肤没有完全干燥的情况下,洗澡后一定要涂抹乳液,不仅在腋下和腹股沟涂抹,全身都要抹。小腿、腰部、臀部和前臂的皮脂腺最少,最容易出现瘙痒,需要多抹或重复抹。由于浴后的乳液保湿作用只能持续一两天,因此即使不洗澡也要记得涂抹。
冬季洗澡的注意事项
1、冬季洗澡的频率不宜过高,每周洗澡2至3次较为合适。冬季气候干燥,频繁洗澡会导致皮肤表层油脂受到破坏,易引起皮肤干燥和瘙痒。
2、无论春夏秋冬,洗澡时间都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应在15至30分钟之间,以防心脑缺氧和缺血。
3、水温最好控制在38°C至41°C之间。如果水温过高,会导致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减少,从而发生缺氧。
4、洗澡前应进行热身。在洗澡前进行一些散步、拉伸、扭腰等热身运动,可以有效避免洗澡前期的晕厥。时间和强度应让身体微热而不出汗。
5、洗澡时最好不要反锁浴室门,以防发生晕厥等意外情况,也不要长时间弯腰,以免脑部充血。在浴室里放一把凳子,需要低头时可以坐在凳子上,尽量避免弯腰。
6、不宜用力搓澡。许多年轻人喜欢蒸桑拿和用力搓澡,直到皮肤发红,其实搓下来的"泥"正是皮肤的保护膜。频繁的热水浸泡和搓洗,会导致正常的角质细胞过多脱落,使皮脂膜变薄,破坏皮肤屏障的保护功能。用力搓澡后皮肤更容易发痒。
7、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洗热水澡可以解酒,实际上这会加剧心脏缺血。因此,酒后立刻洗澡非常危险。饮酒后,体内储备的葡萄糖会随着血液循环加快而大量消耗,导致体温下降。同时,酒精抑制了肝脏的正常生理活动能力,妨碍体内葡萄糖储存的恢复,容易导致低血糖和休克,严重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8、冬季洗澡最好选择保湿型的浴液。冬季洗澡时,不宜使用香皂刺激皮肤,尽量选择浴液,而且最好选用保湿型的。洗澡后应及时涂抹润肤品在全身各个部位,这样可以使润肤成分渗入到皮肤的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