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早期有哪些常见症状

狂犬病病毒一旦侵入人体神经系统,将导致发病。发病后的1~4天,临床表现一般没有明显特点,但仍有一些蛛丝马迹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医生称之为前驱期。狂犬病的早期会出现一些常见症状,具体如下所示。

狂犬病早期常见症状


全身症状包括低烧、乏力、头痛、咽痛、身体不适等。精神方面的改变比较明显,患儿喜欢哭闹、易怒,大一些的孩子可能表现得焦虑和抑郁,个别孩子可能会有濒死感。以下三种情况特别需要注意:

1、已经愈合的咬伤处重新出现疼痛和感觉异常,例如感觉过敏、发凉、烧灼、麻木或发痒等。不过,5岁以下的小孩很难描述这些感觉,他们有时只是让父母摸或挠一下以前的伤口。

2、对强光和大声音比较敏感,可能会出现流泪、出汗、流口水以及全身肌肉紧张。家长可能会说孩子容易惊吓,一有动静就会醒来。

3、吞咽食物时会有咽喉部紧迫感。一些孩子因为这个原因而出现厌食,但还能吞下食物。

尽管出现了上述症状,但它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往往被家长和医生忽略。因此,许多患儿在出现以下症状时才引起重视:①间断出现的狂躁和哭闹;②患儿频频流口水;③面色潮红,热度不退

实际上,上述三种临床表现已经属于狂犬病兴奋期的表现,而不再是早期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的咽喉痉挛、恐水(患儿不愿意喝水,怕引发咽喉痉挛)、抽搐、呼吸困难、精神失常、眼球震颤等症状,说明病情已经非常严重。还有一种罕见的麻痹型,患儿没有咽喉痉挛或恐水症状,先是四肢麻木,然后逐渐出现面部麻痹,最终导致死亡。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