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分暴泻和久泄 一定要区别对待

大家都知道,治疗拉肚子时不轻易采用收涩的方法,特别是突然的暴泻更不可以立即就收涩,原因是害怕闭门留寇。那么怎么治疗泄泻呢?首先要分清是突然的暴泻还是经常的久泻,然后根据其他临床表现把泄泻归属于相应的证型,这样就能进行辨证治疗了。总体上的治疗方法是运脾化湿。


【暴泻】寒湿内盛证

临床表现:泄泻清稀,严重时如水样,脘闷食欲减少,腹痛肠鸣,或伴随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暴泻】湿热伤中证

临床表现: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暴泻】食滞肠胃证

临床表现:腹痛肠鸣,泻出的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疼痛减轻,脘腹胀满,嗳气腐酸臭,食欲不振,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久泻】脾胃虚弱证

临床表现: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食欲减退,吃完饭后脘部闷胀不舒服,稍微吃一点油腻食物,大便次数就增加,面色萎黄,精神疲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脾虚失运,清浊不分。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久泻】肾阳虚衰证

临床表现: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全消化食物有困难,腹部喜欢暖热,泻后会感到舒服,四肢寒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命门火衰,脾失温煦。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代表方:四神丸加减。

【久泻】肝气乘脾证

临床表现:泄泻伴有肠鸣,腹痛症状突然加重,矢气频繁,伴有胸胁胀闷,嗳气食欲减退,在情绪紧张、抑郁恼怒时容易发作,舌淡红,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

治法:抑肝扶脾。

代表方:痛泻要方加减。


【医案】

最后,分享秦伯未老师的一个病人案例。

病人赵某,女性,23岁。从1951年开始出现大便溏泻,时好时坏,曾尝试多种药物治疗无效。从1961年开始,腹泻的次数增多,白天大便2-3次,夜间1-2次,大便前会有肠鸣声,腹胀疼痛,矢气频繁,感到窘迫和难以忍受,大便后腹中会感到舒服。脉象沉细,舌质淡,苔白滑腻。

辨证:久泻肾虚,寒湿郁热阻结。

治法:补虚温肾,清热理气。

方药:乌梅丸加减。

党参10g,肉桂5g,黄连3g,木香5g,川椒3g,当归9g,白芍9g,炙甘草5g,四神丸(包煎)18g。第二次诊断:服用上述药物4剂后,腹痛稍有减轻,其他症状没有改善。考虑到舌苔白腻且滑,需要首先去除寒湿积聚。去掉白芍和四神丸,加入苍术、乌梅、肉桂和炮姜。

第三次诊断:再次服用药物4剂之后,腹痛明显减轻,矢气减少,夜间不再腹泻,舌苔也变得薄了,月经也恢复了,量少而颜色紫。继续使用原方,再加入小茴香以温通肾气。用药后,各种症状逐渐好转。随访半年,腹泻未再出现。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