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易长蛀牙

随着现代口腔医学的进步,合理的口腔公共卫生政策与措施,健全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有效的预防措施,定期的口腔检查,已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小就远离龋病与牙周疾病带来的痛苦,拥有健康的牙齿。

“10 个孩子中,竟然只有1个养成了正确的刷牙习惯。”市口腔医院对我市多所中小学学生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讲座和免费口腔健康检查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市口腔医院专家崔婧博士指出,现在家长对青少年口腔健康关注度已经明显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青少年口腔疾病的危害性和及时就医的必要性,青少年口腔保健意识的缺乏,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是我市青少年口腔疾病高发的一个根本原因。

问题一:口腔健康知识匮乏

“不刷,我不喜欢刷牙。”在市口腔医院,一位前来看牙的5岁多的男孩在被记者问及平时是否刷牙时,作出了很干脆的回答。这个小男孩的父母是一对典型的80后小夫妻,年轻的母亲很乐意分享她的育儿经验,“孩子现在蛀牙很严重,所以带他来看看。孩子平常不爱刷牙,也不会自己刷牙,都是晚上我追着给他刷牙,一天三次肯定做不到,一天一次基本还能保证。”当记者指出她的刷牙方法存在诸多问题时,她吃惊地说,“刷了这么多年,竟然有这么多问题。我从小到大都是这么刷的,父母当时就这么教的我,我还准备这么教给孩子呢。”试想,如果家长都不知道该如何保护牙齿,怎么能期望孩子可以掌握正确的方法呢。

记者在医院随机采访了20位带孩子来看牙的家长。调查显示,正确掌握刷牙方法的家长占四成,意味着有六成的家长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刷牙,他们的子女也很难从父母处得到正确的刷牙经验。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的家长仅占一成。大多数家长都是在孩子牙疼相当严重时,才被动地带孩子去看牙,这说明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青少年口腔疾病的危害性和及时就医的必要性。有的家长提议,“在学校接受基础教育的同时,应接受健康教育,口腔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健康教育是不能缺少的。甚至可以增加些口腔健康亲子课,让父母和子女一起学习口腔健康知识,只有父母懂了,才能教给孩子们更多。”

问题二:口腔健康习惯缺乏

“我每天都刷牙,不过都是凑合着刷刷,也就一分多钟就完事。”这是一个初二学生对刷牙这事的理解。近日,市口腔医院的专家们走进了济南实验初中,对初二年级112名同学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讲座和免费口腔健康检查。通过查体发现,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相对较好,牙齿龋坏特别严重和恒牙有缺失的情况都比较少。但普遍存在口腔清洁不到位的情况,这也是大多数青少年患上龋病及牙周炎的主要原因。根据询问得知,现在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刷牙,但是能保质保量刷牙的人却很少,很多人都是“凑合”着刷。每天早晚坚持刷牙的人不到三成,每次刷牙能保证三分钟的人只占到两成,一天刷牙三次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刷牙的方法也存在诸多问题,只有一成能正确掌握刷牙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崔婧博士表示,“家长要重视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让其掌握良好且正确的刷牙方法,根据牙齿的纹路正确使用牙刷,要刷到牙齿的内侧、外侧和咬合面。至少每天刷两次牙,每次要保证三分钟。让孩子养成‘早上不刷牙不出门,晚上不刷牙睡不着’的习惯,这样真正做到细菌‘无处可逃’。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次牙齿,了解孩子牙齿的健康状况。正常的口腔检查很简单,根本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要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习惯。”

问题三:口腔健康观念陈旧

“上火了,多喝水,多吃水果。”不少家长看到孩子牙疼,习惯性地把所有问题归结为上火,认为吃点消炎药,去去火,孩子牙疼就会好转。只要孩子的牙疼不影响吃饭和睡觉,就不需要治疗。只有当问题严重时,才会急匆匆带孩子去就诊。其实,拖延治疗已经成为口腔治疗中存在的大问题。拖延治疗只会增加后期治疗的难度,很容易造成病情恶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孩子若出现牙龈肿胀、牙齿疼痛或肿胀的情况,说明牙齿健康出现问题,需要进行口腔检查。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及家长开始意识到牙齿不齐除了影响面形发展外,还会影响到牙齿的正常功能,因此更加重视孩子的牙齿矫正。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矫正的最佳时机,导致相当一部分孩子就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矫正时机,增加了矫正的困难,使治疗时间变得更长。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