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上呼吸道的一种温和炎症,中医称之为“虚火喉痹”。
典型症状包括咽部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轻微疼痛以及黏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可能引起恶心干呕。症状在早晨较轻,午后和晚上加重。患者口咽干燥、唇红,干咳无痰,午后面颊红、精神疲乏,手足发热。肾虚者可能伴有腰膝酸软、虚烦失眠、头晕眼花、耳鸣口干等症状。
慢性咽炎病程较长,应采用滋阴降火、清理咽喉治本,解毒消炎、生津润燥治标的方法。需要注重防治,消除病因,使炎症得到缓解。
以下是两种中药方:
1. 党参15克,茯苓、白术、法夏、陈皮各10克,炙甘草3克。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续20天为1个疗程。
2. 处方青黛、石菖蒲、炮山甲、红花、昆布、僵蚕、威灵仙、细辛各10克,食醋1000毫升。
用法:将药材放入醋中浸泡30分钟,然后煮沸20分钟,去渣留液,每次取少量含漱,每日漱口6次。
疗程:连续服用1-2个疗程,有效率达96.4%。
调整生活习惯:
1. 戒烟酒,因为烟酒会刺激咽喉,对人体机能也有损害,坚决戒除。少食煎炒和刺激性食物。
2.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和清洁,不吸烟,并避免放置有刺激气味的物品在室内。取暖时要注意室内湿度不要过低,可以使用加湿器,或者在睡前放一块湿毛巾在暖气上,保持空气湿润。
3. 避免过度用嗓或大声喊叫,注意休息,减少劳累,适当锻炼身体。如果有全身性疾病,应积极治疗。鼻咽部和口腔的疾病更应及时治疗。